城市:上海
地址: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展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主办:东浩兰生展览
2026 年 10 月 12 - 16日,对于全球工业领域来说,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日子。第 26 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震撼登场,这场盛会规划展示面积超 30 万平方米,由工信部、商务部等 8 大国家部委及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东浩兰生集团承办,这强大的主办阵容,足以彰显其性与重要性。
作为国内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的工业展会之一,本届展会以 “新质领航 数字赋能” 为主题,这个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了当下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展会设立 9 大展,从基础材料到高端装备,智能绿色制造全产业链全覆盖。届时,预计全球 2800 余家展商、20 万 + 观众将齐聚于此,共同开启这场工业界的 “年度盛宴” 。可以想象,那将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思想碰撞的交流合作大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将在这里集中展示,引领工业发展的新潮流。
2026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
展会时间 :2026年10月12日-16日
展会地点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往届成果回顾
中国工博会历经 25 届的深厚积淀,早已成为展示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 “金名片”。回顾 2025 年展会,那火爆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32 个国家和地区的 2610 家企业参展,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工业领域的新成果。展会现场,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人形机器人、eVTOL 飞行器等前沿产品全球,它们的出现,吸引了无数目光,代表着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据统计,2025 年展会达成超千亿元意向交易,境内外观众 18.3 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是工博会成功的有力证明,也展示了中国工业在全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本届展会,将延续 “化、市场化、国际化” 运作模式,不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让 “中国智造” 更好地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展会9 大核心亮点
机器人展:
踏入 56000㎡的机器人展,仿佛置身于未来科技的 “竞技场” 。这里是全球机器人巨头的汇聚地,ABB、发那科等 500 + 与节卡、埃斯顿等国产齐聚一堂,展开一场激烈的技术角逐。300 + 新技术、新产品的全球,更是让这场展会成为行业创新的 “风暴眼”。从工业机器人的高效作业,到服务机器人的贴心陪伴,再到特种机器人的极限探索,全品类机器人展示,让你一次性领略机器人技术的无限可能。
人形机器人专区是展会的 “流量担当”,44 自由度的 Codroid01 等 “机器打工人” 在此集中展示,它们灵活的身姿、的动作,让人不禁感叹科技的神奇。协作机器人的精度更是达到了 ±0.05 毫米,实现了与人类的无缝协作。智能物流、医疗康复等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同步呈现,让人们看到机器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引领着 “人机协作” 的新趋势 。
新材料产业展:
新材料产业展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覆盖高性能纤维、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热门领域,为你揭开万亿级战略新兴产业的神秘面纱。在这里,你能看到全球的材料科技成果,感受新材料带来的无限可能。
展会特别设立 “全球新材料创新成果发布专区”,为企业提供新品与技术路演的舞台,助力它们抢占市场先机。同期举办的由院士领衔的 “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更是汇聚了行业内的智慧。专家们围绕 “十四五” 规划政策,深入探讨材料科技成果的转化路径,搭建起 “产学研用” 一体化平台,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能快速走向市场,推动整个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 。
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8 万㎡的核心展区,是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的 “主战场”,这里细分激光加工、金属切削、机床配套三大专区,就像一个精密的工业 “王国”,每个专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山崎马扎克、大族激光等 600 + 中外展商带着自家的 “产品” 在此集结,五轴加工中心、增材制造设备等高端装备纷纷亮相,展示着工业制造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首设 “高端工业母机展区”,这里集中呈现了国产数控机床的新高度,彰显了我国在工业母机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实力。现场还同步推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从零部件到整机,为企业打造一站式全产业链采购平台,助力工业制造的高效升级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
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你将看到 “双碳” 时代下出行革命的生动图景。这里聚焦电动车核心三电系统、自动驾驶芯片、车路协同技术,特斯拉、比亚迪等整车厂与宁德时代、华为等供应链巨头同台竞技,展示着行业的与发展趋势。固态电池、800V 高压快充、车规级激光雷达等前沿技术让人目不暇接,它们代表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新突破,将为我们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
展会还特设 “基础设施专区”,从充电桩、换电站到电池回收,覆盖新能源汽车生态的方方面面,助力构建 “车 - 路 - 网 - 云” 一体化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同期活动
展会期间,50 + 场高峰论坛贯穿全程,工信部领导、两院院士、世界 500 强高管等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围绕 “新型工业化”“碳中和技术路径”“数字孪生应用” 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这些论坛就像一个个智慧的 “能量站”,为参会者提供前沿的行业信息与发展思路 。
“CIIF 大奖” 评选更是展会的一大亮点,它聚焦硬核科技,2024 年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 等国之重器曾获殊荣,彰显了该奖项的性与影响力。本届展会还将增设 “专精特新” 专项奖,为那些在细分领域默默耕耘、创新发展的企业提供国际曝光的舞台,激励更多企业投身科技创新的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