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上海
地址: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展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主办:东浩兰生展览
2026 年,第 26 届工博会更是备受瞩目,将于 10 月 12 - 16 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本次工博会以 “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 为主题,聚焦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这两大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工博会将展示一系列绿色低碳的工业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它又将呈现众多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成果,推动工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这样的主题设定,工博会旨在打造一个全产业链融合的国际化平台,促进全球工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工业的创新发展。
28 万㎡的超大展示平台,打造出全产业链展示矩阵。从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到先进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就像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工业生态系统在你眼前徐徐展开。在这里,制造业巨头能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合作伙伴;科创企业可以获得曝光机会,对接资本与市场;行业观察者更是能一站式捕捉到全球工业技术风向,为后续研究和判断提供一手资料。
2026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
将于2026年10月12日-1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28 万㎡的超大展示平台划分出 9 大核心展区
1. 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高精度加工与智能制造装备一应俱全,金属切削机床里,加工中心灵活切换刀具,在一块金属坯料上雕琢出复杂精密的零部件,车床则以稳定的转速,将原材料车削成高精度的轴类零件;成型设备中,激光切割机凭借高能量密度的光束,在金属板材上切割出光滑的边缘,折弯机则控制角度,让板材变成各种所需的形状;特种加工技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3D 打印层层堆积材料,把航空航天领域那些结构复杂、传统工艺难以制造的零部件完美呈现,电火花加工则利用放电腐蚀原理,实现对高硬度材料的精细加工。配套检测仪器实时监测加工精度,为整个生产流程保驾护航。在这里,传统机床装上智能化 “大脑”,通过数控系统实现远程操作、故障预警,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增材制造打破传统制造的限制,开启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新时代,为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制造业注入全新活力。
2. 工业自动化展”
PLC 像中枢神经一样,协调控制着生产线上各个设备的运行;传感器星罗棋布,敏锐捕捉温度、压力、位置等各种数据,为系统决策提供依据;机器视觉宛如犀利的眼睛,快速识别产品缺陷、完成精密测量。SCADA/DCS 过程控制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实现对工业生产的实时监控与优化调节;MES/ERP 工业信息化软件则从更高层面,对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让企业运营更加高效、透明。从车间里一台设备的启停控制,到整个工厂的数字化运营,这个展区全方位展示了从 “制造” 迈向 “智造” 的蜕变之路,为制造企业产线升级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可行方案,助力企业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提升上实现质的飞跃。
3. 机器人展
工业机器人整机各显神通,焊接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完成复杂的焊接任务,焊缝均匀美观;码垛机器人不知疲倦地搬运货物,整齐码放,效率远超人工;协作机器人则能与人类并肩作战,在 3C 电子装配等精细作业场景中,凭借灵活的动作和的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汽车产线、3C 电子装配等行业解决方案展示区,生动呈现了机器人如何深度融入工业生产,优化工艺流程。高精度减速机、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更是机器人性能的关键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洁净环境适用型特种机器人,能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的无尘车间里大显身手;物流 AGV/AMR 在仓储物流场景中穿梭自如,自动搬运货物,实现智能仓储管理。在这里,你能真切感受到人机协作时代的来临,以及 “无人工厂” 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步伐。
4.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
5G 工业互联网模块让设备之间的通讯变得极速、稳定,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交互;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世界的工厂、设备在虚拟空间中复刻,通过模拟仿真,提前优化生产方案、预测设备故障;AI 预测性维护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隐患,降低设备停机风险。还有智慧城市与工厂的整体架构方案,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城市与工业的高效协同发展;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则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筑牢安全防线,防止数据泄露与网络攻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里是对接数字化工具的平台,能以较低成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搭上工业数字化的快车,实现弯道超车。
5. 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展
在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这个展区承载着工业绿色转型的希望 。清洁能源区域,光伏板在模拟光照下源源不断地产生电能,风电叶片随风转动,将风能转化为清洁电力,储能设备则把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与高效利用;污染治理展区,废气净化设备将工业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去除,让排出的气体达到环保标准,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将污水净化为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展示区,则展示了如何将废旧金属、塑料等回收再加工,重新投入生产。“零碳园区规划” 与 “节能改造设备” 的结合是一大亮点,比如高效锅炉替代传统锅炉,热效率大幅提升,能耗显著降低;工业废气脱硫脱硝技术不断升级,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在这里,企业不仅能了解到绿色制造的前沿技术,还能获取政策指导,为绿色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
6.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是汽车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 。纯电 / 氢燃料电池汽车展示了未来汽车动力的发展方向,纯电动车以其零排放、低噪音的优势,成为城市出行的新宠;氢燃料电池汽车则凭借加氢速度快、续航里程长的特点,在商用车领域崭露头角。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续航与安全瓶颈,让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更上一层楼;自动驾驶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像汽车的 “眼睛”,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为自动驾驶提供数据支持;车路协同系统则实现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升交通效率与安全性。从核心三电系统到整车制造工艺,再到充电基础设施,完整呈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创新成果。对于零部件供应商来说,这里是对接主机厂、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抢占市场份额的舞台。
7. 新材料产业展
新材料产业展是工业创新的基石展区 ,聚焦高端制造材料,航空航天钛合金以其高强度、低密度的特性,成为制造飞机发动机、机身结构件的关键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在新能源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广泛应用;石墨烯导电膜凭借优异的导电性和柔韧性,为电子设备的轻薄化、高性能化提供可能;超导材料则在电力传输、磁悬浮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还有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光伏硅片作为太阳能产业的核心材料,不断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这里既有科研机构带来的前沿研究成果,也有企业成功实现量产化应用的案例,帮助制造业突破 “卡脖子” 材料限制,探索更轻、更强、更节能的材料解决方案,为工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
8. 科技创新展
科技创新展汇聚了产学研各界的智慧结晶 。中科院超导材料展示了我国在超导领域的科研突破,有望推动电力、医疗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革新;高校工业设计创新产品充满创意与活力,从人性化的工业产品设计到前沿的设计理念,为工业产品注入新的灵魂;航天遥感技术则将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监测、资源勘探等民用领域。企业智能制造试点案例分享了成功实现智能制造转型的经验与模式;AI 大模型工业应用项目展示了人工智能与工业生产的深度融合。特别设置的 “技术对接区”,为科研团队与企业搭建了直接沟通合作的桥梁,让科技成果能够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非常适合创新型企业在这里寻找技术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赋能与成果转化。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曝光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026 第 26 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拥有强大的宣传推广体系,依托百度百家号、工业媒体矩阵及海外传播渠道,实现了 “线上直播 + 线下展示” 的全域覆盖。这意味着企业的参展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地触达目标客户群体。
展会现场预计将吸引超 30 万观众,其中包括 5000 + 采购决策层。这些观众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素养和采购决策权。他们来到展会,就是为了寻找新的技术、产品和合作伙伴。企业在展会上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能够直接与这些潜在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深入了解企业的实力和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度和影响力。
同时,借助百度搜索、信息流等平台的定向推送功能,展会能够将企业的品牌内容地推送给相关的潜在客户。无论这些客户是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还是使用移动应用,都有可能接收到企业的品牌信息。这种的推送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品牌曝光的效果,让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2025 CIIF 不仅是一场展会,更是链接技术、资本、市场的超级枢纽。无论你是寻求突破的传统制造企业,还是瞄准赛道的科创先锋,这里都能为你提供破局的钥匙 —— 现在就规划你的参展行程,让这场工业盛宴成为企业进阶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