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异步电动机
电子必须通过外电路。这说明化学电源与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微电池不同。
放电时,电池的负极上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此时是阳极,电池的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此时是阴极;充电时进行的反应正好与此相反,负极进行还原反应,正极进行氧化反应。
(3)储备电池 储备电池也称为激活电池,在储存期间,电解质和电极活性物质分离或电解质处于惰性状态,使用前注入电解质或通过其他方式使电池激活,电池立即开始工作。这类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储存期间不会发生自放电反应,因而电池适合长时间储存。常见的储备电池有锌银电池、热电池、镁氯化铜电池等。
(4)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也称为连续电池,电池中的电极材料是惰性的,是活性物质进行电化学反应的场所,而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电池体外,当活性物质连续不断地注入电池时,电池就能不断地输出电能。常见的燃料电池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等。
上述分类方法并不意味着一个电池体系只能属于其中一类电池,恰恰相反,电池体系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类型,如锌银电池可以设计为一次电池,也可设计为二次电池,还可以作为储备电池
1859年普兰特(Planté)发明铅酸蓄电池,1868年勒克朗谢(Leclanché)发明了锌二氧化锰电池,1899年雍格纳(Jungner)发明镉镍蓄电池,1901年爱迪生(Edison)发明铁镍蓄电池,这4种电池的发明对电池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们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至今在化学电源的生产与应用中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额。
1941年法国科学家亨利·安德烈(Henri Andr
西门子异步电动机
该公司研制成功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1990年日本和欧洲实现了这种电池的产业化。1970年出现***电池。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锂离子蓄电池,1991年索尼公司率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燃料电池的开发历史悠久。1839年,格罗夫(Grove)通过将水的电解过程逆转发现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0世纪60年代,基于培根型燃料电池的专利研制了第一个实用性的1.5kW碱性燃料电池,可以为美国航天局的阿波罗登月飞船提供电力和饮用水;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制造技术的一门课程称为化学电源工艺学。在铁、镍、铂等中、低氢过电势金属上,氢气析出机理比较复杂,一般是复合脱附机理或电化学脱附机理,至于具体是何种机理,须根据不同体系具体分析。往往不同金属口瓶。这些粗口瓶瓶颈覆盖一层沥青,有根小铁棒插在铜制圆筒里;圆柱体铜管高约10cm,底部固定一个以沥青绝缘的铜盘,顶部有一个涂沥青的瓶塞。据专家考证,这些是古代电池,只要向陶瓶内倒入一些酸或碱水,便可以发出电来。在这种电池中,铁棒为负极,铜管为正极。在巴格达近郊还发现一些古代电镀物品,因而推测这些电池是用来在雕像或装饰品上电镀金的。但是巴格达电池仍未被世界承认,仍然属于科学之谜。可有不同的机理;并且同一金属表面不同位置上氢析出的机理也可能不同;极化大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反应机理的不同。在中、低氢过电势金属上,反应历程将随电极表面性质、状态和极化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要比高氢过电势金属的情形复杂得多。,有100kVA、125kVA、160kVA、200kVA、330kVA等(按1.26倍递增,即IEC推荐的R10容量系列,等级较密,便于选用)。按调压方式分,有无载调压(无激磁调压)和有载调压两类。按绕
西门子异步电动机
组冷却方式分,有油浸式、干式和充气式 3种。油浸式变压器又分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油浸水冷式和油强制循环冷却式 4种。干式变压器又有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和非环氧树脂浇注干式等。按用途分,有普通型、全封闭型和防雷型变压器。目前,通信列),引进了瑞士和意大利的T+M技术,高、低压绕组均为箔绕组。采用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成此时浓度极化也达到了极限,叫完全浓度极型。铁芯叠片采用斜接缝结构。广东佛山变压器厂、许继集团变压器有限公司及上海变压器厂引进德国HTT公司干式变压器的技术,且使用HTT商标的SC9,SCB9系列干式变压器。其高、低压绕组根据容量的不同,相应选因此,电池的电动势也可理解为两个电极的平衡电极电势之差。电化学步骤为速率控制步骤,第二项可忽略不计
此外,电池的电动势还可通过对消法测量得到。用伏特计直接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因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由于电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电流流出,电池中溶液的浓度不断改变,因而电动势也会有变化。此外,电池本身也有内电阻,电化学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其特点如下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通对流过程中由于正、负离子同时在移动,所以对流不传递电量。常由两个(或以上)电极、电解质溶液、容器及其附件所构成。在电化学装置中,两个电极之间存在着电势差,根据两者电势的高低把两个电极分别定义为正极和负极。正极指电势相对较高的电极,负极指电势相对较低的电极。当有电流流过电化学装置时,正、负极上将有电化学反应发生。一个电极上将发生氧化反应,否则将产生液接电势,使测量误差加大。更重要的是若参比电极选择不当,将会给测量体系带来有影响的杂质,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但并非任一反应都有这五步。一般都有传质、电荷转移和液相传质或成相步骤,这三步是共同的。前置转化和随后转化则是某些反应有,某些反应没有。一个反应进行速率的大小,从本质上说,取决于反应粒子变成产物粒子
过影响反应活化能来实现的,通过活化能将电极电势和反应速率联系起来。由于能量等因素的限制,多个电子的转移并非一次完成的,而是分若干个步骤完成的。也就是说,电极反应的电化学步骤是由多个基元步骤组成的,且每步得失一个电子。但各步骤的**反应速率不同,通常也存在一个速率控制步骤。
此外,有时电极反应历程可能比上述过程还要复杂,比如除了有一系列串联的步骤之外,还可能有并联的基元反应。在电极极化过程中,阴、阳极内电流同时存在,只是数值发生变化。随着阴极过电势的增大,还原反应的内电流增加,而氧化反应的内电流下降;相反随着阳极过电势的增大,还原反应的内电流下降,而氧化反应的内电流增大。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电极的外电流,也就是反应速率
一个电极过程的各个基本步骤通常是串联进行的,因此各分步步骤的实际进行速率是相同的。但是,各基元步骤的**反应速率往往并不一样。**反应速率指的是假设某个基本步骤单独存在而无其他步骤时,以它自身反应能力所能达到的速率。只是当这些步骤同时存在,且串联进行,并当反应达到稳态时,各自的速率被迫地趋于一致。
这个实际速率只可能是取它们中*慢步骤的**反应速率。人们把**速率小,反应能力小的这个步骤称作“慢”步骤。而把**速率大,潜在的反应能力大的步骤叫做“快”步骤。整个反应只能按*慢步骤的速率进行,其余的“快”步骤的反应能力实际上没有完全发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可以采用恒电势法,也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