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工艺废水处理与传统废水处理比较
1.1 传统废水处理
传统的废水处理采取的是过滤方法。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首先需要将废水不断地通入曝气池进行氧化处理,去除含碳有机物。其次进行水泥分离,去除大量固体污染物。后通入二沉池进行处理。由于废水中存在大量的黏稠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处理时也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传统的污染物处理不当会导致环境污染。目前,随着废水中的元素增多,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废水处理的需求,需要积极地更新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对产生的垃圾及废水进行集中处理与排放。
1.2 化学工艺废水处理
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废水的化学组成、pH、污染物的聚集状态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均与原废水有极大的不同。废水处理过程就是通过分析自凝过程,将含有较高能量的污染物变为能被环境吸收的低能量物质。通过废水中的污染物能量转化和释放,运用化学热力学的知识,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之后将其变成无污染或者污染较少的物质,终将废水中分散的污染物变成凝聚状态处理,这就是运用化学热力学进行废水处理的完整过程。
2、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原则
明确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目标和任务,促进化学工艺的落实,同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在利用化学工艺进行废水处理时,需要加强对于废水的详细研究,了解废水中的污染性物质和成分,明确化学工艺的基本应用方向和目标,提高操作效果,避免处理目标不明确造成的废水处理混乱问题,甚至是更严重的深度污染。此外,在采用化学工艺时,需要保证废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等水源彻底隔绝,以免在处理完成前受到明显的干扰和影响。
3、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化学工艺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废水处理,结合化学工艺进行污染物分离,在实现固液分离的同时,将处理的废水外排,保证水质符合排放监测标准。由于膜的特性,在进行废水处理时可以获得高悬浮的固体,可以清晰地看见废水处理的成效。化学工艺还有助于生长缓慢的固氮菌和硝化菌增殖,能够成功除氮、除磷。化学工艺在小规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采用化学工艺处理有机物时,首先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增强化学工艺对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其次,有效截留大分子物质,为其他微生物的反应提供更多的时间。因此能够培养微生物,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总的来说,对含氮有机物的去除率较高,高达90%,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循环利用的标准,污泥的负荷也比较低,所需要的水力停留时间短,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3.2 对氮化合物的去除特性
在利用化学工艺进行废水处理时,可以根据废水中的物质含量选择化学工艺。由于溶解氧充足,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对于氮的去除效果也非常好。多数情况下,氮的去除率高达90%。其中,间歇曝气化学工艺系统脱氧工艺对于N的去除率高达80%,说明它能够改进脱氮工艺。另外,在某些单一的好氧消化过程中,同时可实现反硝化反应,并去除C、N,去除率在40%~60%,说明化学工艺系统具有硝化和反硝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去除氮化合物。
3. 3对磷的去除特性
化学工艺通过从外部摄取过量聚磷菌,以聚合的状态将磷存储在体内,达到高浓度从而进行排除。在传统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储的污泥过多会提高磷的处理效果。在化学工艺的废水处理过程中,淤泥过多会严重影响除磷效果。因此,在利用化学工艺进行磷处理时,需要加入絮凝剂,采用共沉淀的模式来提高除磷效果。
3.4 对细菌和病毒的去除特性
在处理废水中的细菌、病毒时,大多采用紫外线法。但是由于紫外线对大肠埃希氏菌的去除效果较差,终废水处理效果不明显。利用化学工艺进行废水处理,可以对小规模的废水进行过滤,在过滤过程中膜的孔径变小,有效提高了病毒处理的效率。在化学工艺的作用下,由于膜表面的沉积,可以有效地去除病毒、细菌,还会促进整体水质的改善。膜生物表面的沉积会吸附细菌、病毒,达到有效清洁的作用。从清洁的角度来讲,这种工艺能够称得上消毒工艺中的一项绿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