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化不再是中国造、美国造,而是互联网造,唯一会变成真正意义的一个存在。而这个存在是什么,这个存在是基于新商业基础设施,基于消费者需求用数据洞察重新定义制造业,制造业会被重新改变。
皮肤问题颗粒度包括黑头毛孔、黑眼圈(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痘痘、肌龄、皮肤综合情况(干油、细腻、匀净、健康、年轻、耐受)、肤质(水油、光滑、敏感)。
检测的具体皮肤问题颗粒度较少,蜂窝模型理论提到可找到:用户能找到他们需求的东西,考虑不同肤质用户人群容易产生的皮肤问题是不相同的,比如:干性肤质易产生的皱纹、色素斑问题,还需进一步丰富颗粒度。
除了拓展颗粒度外,也需进一步细分颗粒度,举例:当前痘痘类别无细分,根据皮肤科专家知识,痘痘需进一步细分为凹陷瘢痕、结节囊肿等,且不同类别的痘痘的特征症状、护理方法不一致。
皮肤综合情况(干油、细腻、匀净、健康、年轻、耐受)用得分来表示,单独一个分值给用户的感知意义比较弱,作为用户的我不知道每项皮肤情况需引起警觉的分数阈值,可以增加警觉阈值提醒,或者增加同年龄段用户状况均值对比。人是具有群体属性的,个体渴望从群体中获得优越感或挑战感。
给出的分数阈值无依据凭证展示给用户,不利于增强用户对识别结果的信任度,举例:从细腻度而言,皮肤状况的哪些问题是影响细腻度得分的因素?是皮肤蜕皮、皱纹、毛孔粗大,还是?并且用户脸部位置哪里是有这些问题存在?用户在得到测肤结果后会下意识同自己真实脸部情况进行对比,何不给用户更直观的结果展示图片?
对皮肤状况了解与需求程度:
以下为用户自身感知判断自己对皮肤状况的了解程度,从数据可见80%用户自我感知不完全了解自身皮肤状况,且95%用户有测肤需求,自我感知完全了解自身皮肤状况的用户多为女性,且其中绝大多数人仍保有测肤兴趣;不完全了解自身皮肤状况且无测肤需求的用户基本为男性。
测肤行为:
使用检测仪器(包括手机、检测仪等)、专人咨询的分别只有34%、23%,大部分人群无采用科学测肤方式,检测仪器有进一步普及推广市场。
需求时间:
用户对测肤的需求伴随在其日常护理过程中,且在其感知自身皮肤状况变差情况下会更加强其测肤需求,导致用户皮肤状况变差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理状态、生理期、孕期、更年期等、生活状态加班熬夜、心情烦闷压力、饮食不健康等、季节变化。
用户在进行护肤消费**护肤品、美容院消费等时同样会增强其测肤需求,而导致用户护肤消费增强的主要因素也是变差的皮肤状况,用户的心理动机是想改善或维持良好皮肤状况。
用户会在出席重要场合活动前紧急护肤,却很少紧急测肤。
核心因子构建用户模型,确定目标用户
影响用户测肤需求的核心因子是:用户的皮肤状况和对感知了解程度,由于测肤是为了进一步推荐护肤方案,因此第一重要的核心因子是用户的皮肤状况。
所以,整个供应链系统发生变化,那些在消费者这一端要爽,要买得爽,在工业链这端要快,产品品牌塑造要好,会变成2018年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