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奥冠胶体储能电池12v65ah/6GFN-65参数规格
2023-12-17 03:26  浏览:11
奥冠胶体储能电池12v65ah/6GFN-65参数规格

奥冠蓄电池12V65AH

  奥冠蓄电池的性能特点:

  壳体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材料:由耐酸、耐热、耐震、绝缘性好并且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材料制成。结构特点:壳体为整体式结构,壳体内部由间壁分隔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底部有突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肋条之间的空间用来积存脱落下来的活性物质,以防止在极板间造成短路,极板装入壳体后,上部用与壳体相同材料制成的电池盖密封。在电池盖上对应于每个单格的顶部都有一个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也可用于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和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电解液:作用:电解液在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过程即充电和放电的电化学反应中起离子间的导电作用并参与化学反应。 成分:它由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而其密度一般为1.24~1.30g ml。 特别注意点:电解液的纯度是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串接方式: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一般有传统外露式、穿壁式和跨越式三种方式以上是蓄电池内部结构的大概描述。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蓄电池内部有许多化学材料,其中的一些化学材料对人体是有害的,对环境的危害更是巨大,从而我们的废旧蓄电池不要自己拆解、随意丢弃,应出售给正规的蓄电池经销商、代理商。

  奥冠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电动势的产生:铅酸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二氧化铅(PbO2),在硫酸溶液中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二氧化铅与水生成可离解的不稳定物质--氢氧化铅(Pb(OH)4),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铅离子(Pb4)留在正极板上,故正极板上缺少电子。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负极板是铅(Pb),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4)发生反应,变成铅离子(Pb2),铅离子转移到电解液中,负极板上留下多余的两个电子(2e)。 可见,在未接通外电路时(电池开路),由于化学作用,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多余电子,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2、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铅酸蓄电池放电时, 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板形成电流I。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 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后,生成的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 正极板的铅离子(Pb4)得到来自负极的两个电子(2e)后,变成二价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正极板水解出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稳定物质水。

  奥冠蓄电池正确的使用方法:

  根据工艺要求,焊接区使用的乙炔、液化石油气火灾危险为甲类,氧气火灾危险为乙类。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1%~80.0%(υ υ),引燃温度在305℃左右;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5%~9.65%(υ υ),引燃熳度在426~537℃左右。因此,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是火灾和爆炸,如果在焊接极群和极柱过程中操作不当,剧烈碰撞或离明火过近,温度太高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根据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当充电到70%~80%电量时,正极开始产生氧气,当充电基本完成约90%时,负极开始产生氢气。氢气是易燃易爆的甲类物质,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1%~74.1%,引燃温度在450℃左右,因此充电室内氢气浓度极易达到爆炸极限,一遇火源就会生产燃爆。例如,1991年7月3日,某电站铅酸蓄电池室发生燃爆事故,造成1名巡检工死亡,充电设备和蓄电池严重损坏。事故主要原因是该蓄电池通风设备失效,造成室内氢气聚积,而巡检工严重违章在巡检时抽烟,明火引起燃爆。


相关新闻
联系方式
公司:江苏北禾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姓名:梁华东(先生)
职位:经理
手机:13057554313
地区:江苏-南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创业园
QQ:511512920
微信:13057554313
13057554313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