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YP22矿用铠装电缆
5.3.1 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线组。一对线芯应采用对绞,绞合节距不大于120mm;二对线芯可采用星绞或复对绞;六芯电缆允许采用同心式绞合或复对绞结构,其节距均不大于150mm.
5.3.2 成对的绝缘线芯应采用不同的颜色,一对线组不推荐优先选用颜色;二对或星绞组四根绝缘线芯的绝缘应为红、蓝、白、绿四色。六芯和五对及以上线组应采用全色谱标志,并应符合YD/T322标准的规定。
5.4 缆芯
一对线芯和二对线芯的电缆可直接用线组作为缆芯。五对及以上的电缆应用对绞线组按同心式绞合成缆芯,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右向,相邻两层之间的绞向必须相反。同一层中相邻两对线组应采用不同的绞合节距,也不允许相邻二个线对的绞合节距互为倍数。
5.5 包带
缆芯外应采用非吸湿性和非吸油性的绝缘带纵包或重叠绕包。绕包带应扎紧,其重叠部分应不小于带宽的20%,小不得低于5mm。
当有铜丝编织屏蔽时,绕包带应重叠绕包两层构成带绝缘;当重叠率达到50%时,允许绕包一层。
5.6 粘结护层及屏蔽
5.6.1 MHYAV、MHYA22和MHYA32型电缆应在缆芯绕包带外纵包一层铝——聚乙烯复合带,并连续、完整。纵包重叠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重叠处采用热封。
5.6.2 粘结护层用铝---聚乙烯复合带应符合MT818.14标准附录A的规定。
5.6.3 没有粘结护层的电缆(即采用铝—聚乙烯复合带绕包屏蔽),在绕包铝—聚乙烯复合带时,铝箔面应向里重叠绕包,重叠率应不小于15%。绕包时应纵向放入两根直径0.4—0.6mm的软圆铜线作为泄漏导通。
5.6.4 当采用软圆铜线编织屏蔽时,圆铜线单线直径见表7、表12和表13的规定,编织覆盖率应不小于65%。圆铜单线的性能应符合GB/T3956标准的规定。
5.7 内护套
5.7.1 钢带或钢丝铠装及带有粘结护层的电缆,必须挤包内护套(也称隔离套)作为电缆的隔离层。内护套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并应符合HG 2-1398标准电缆料的规定。
5.7.2 内护套应紧密挤包在铝---聚乙烯复合带或铜丝编织层上(若有),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电缆的绝缘和粘结护层。内护套表面应平整、无裂缝及其他机械损伤。
5.7.3 内护套的标称厚度应符合表6和表8—13的规定,允许有20%的负偏差。
5.7.4 内护套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应符合MT818.14标准表9的规定。
5.8 铠装
5.8.1 MHYV22、MHYA22、MHYP22型电缆的内护套外应采用双层镀锌钢带或经过涂漆防腐处理的钢带铠装,钢带铠装见表8、表10和表12的规定,其性能应符合GB/T2952标准的规定。
5.8.2 MHYV32、MHYA32、MHYP32型电缆的内护套外应采用镀锌圆钢丝铠装,镀锌圆钢丝直径见表9、表11和表13的规定,其性能应符合GB/T2952标准的规定。
5.9 外护套
5.9.1 电缆外护套应采用蓝色聚氯乙烯材料,其性能应符合GB/T8815标准的规定。
5.9.2 外护套应紧密挤包在铝---聚乙烯粘结护层或铜丝编织层、钢带(钢丝)铠装层上(若有),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内护套或铜丝编织层、钢带(钢丝)镀锌层(若有)。外护套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缝、气孔、夹杂或其他机械损伤。
5.9.3 外护套标称厚度应符合表5—13的规定,其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钢丝铠装电缆外护套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其他型号电缆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
5.9.4 电缆外护套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应符合MT818.14标准表9的规定。
5.9.5 电缆外径应符合表5—13的规定。在电缆的同一截面上,所测得的大外径和小外径之差(f值)应不超过规定的电缆外径的15%,测量两处,取大值。
5.10 矿用通信电缆MHY32成品电缆
5.10.1 电缆导电线芯不得有断线、对间连电、混线现象。
5.10.2 电缆任意对线组的工作电容应不大于0.06F/km。
5.10.3 耐交流电压性能:电缆绝缘线芯间及绝缘线芯与屏蔽及铠装层间(若有)应能经受历时1 min、1.5kV交流电压的试验,不允许有击穿和闪络现象。
5.10.4 电缆在500m长度上任意两对线芯间的远端串音衰减应不小于70dB。
5.10.5 电缆工作对的直流电阻差应不大于环阻的2%。
5.10.6 电缆的衰减常数应符合表4规定。
5.10.7 电缆在1km长度上每根线芯的电感应不大于800H
MHYP22矿用铠装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