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鑫蓄电池12V系列参数详情
睿鑫蓄电池12V系列参数详情
产品特点
1.1环保
1.1. 1安全阀采用防爆滤酸阀体设计,设置较高的安全阀开启压力,电池充电过程中水耗少,有效解决电池多次循环和特殊情况下过充电造成的失水干涸和酸雾析出的问题。
1.1. 2电解液的优化设计:科学的电解液量设计,采用高加酸机加酸,使电池内电解液完全被吸附,但仍有高出普通阀控密封式电池3-5%隔板孔率未被电解液充盈,为气体传输提供通道。
1.1. 3采用优质高孔率隔板,单体紧装配,电池具有较高的密封反应效率。
以上措施,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酸雾析出和水耗比普通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减少5-10%,有效解决了太阳能、风能系统电池循环使用过程中水耗问题。
1.2密封技术安全可靠
1.2 . 1安全阀采用防爆滤酸阀体结构,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泄压,当压力恢复到正常时自动关闭,安全阀上的滤酸装置防止了排气过程中的酸雾逸出,并可防止外部明火引入电池内部。
1.2 . 2采用极柱密封方式,其抗机械冲击、热冲击性能大大提高,保证了铅酸蓄电池在寿命期间极柱密封的可靠性。
1.2 . 3采用高强度ABS壳体,槽盖采用改性环氧树脂密封方式,可有效保证电池槽盖间密封可靠。
以上措施,确保电池寿命期间极柱、壳体密封的可靠性;使用过程中无酸雾析出,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可随设备安装使用,达到环保无污染要求。
1.3循环耐久能力强、寿命长
正负极板优化设计,正极板栅采用字母板栅结构、加厚设计:采用优质高锡铅基多元合金:长寿命四碱式硫酸铅技术,电池使用寿命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电池设计寿命为5年以上,紧装配和特殊铅膏配方使产品具有较高的初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20%循环寿命达2000次以上。
1.4自放电小
超纯原辅材料,清洁的工艺生产环境,“6σ ”过程控制,保证电池具有较低的自放电率,每月自放电率≤3%。
1.5充电效率高
选用新型负极有机膨胀剂,以提高电池的低温性能和负极充电接受能力,防止负极板钝化。
1.6性能均匀性好
先进设备的保障能力,以及在极板生产、单体装配和成品检测中所增加的均匀化工序,充分保证出场电池质量均匀一致,电池出厂开路电压偏差≤20mV/单格。
1.7使用温度范围广
特殊的电解液配方和专用活性物质配方,是电池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电池适用温度广,可在-30℃-50℃范围内使用,推荐使用温度范围为25℃±5℃。
独特的极板伸长自吸收技术可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采用独特的设计电池再使用过程中电液量几乎不会减少 使用寿命期间完全无需加水
采用独特的耐腐蚀板栅合计特殊的前高配方电池具有卓越的的过放电恢复能力俯冲使用寿命更长
放射状的板栅设计,采用紧装配技术,具有优良的高率放电性能。
深循环电池设计,采用4BS铅膏技术电池循环寿命长。
采用独特的板栅合金特殊的铅膏配方独特的正负铅膏配比设计 电池具有优异深循环性能和过放电恢复能力
全部采用高纯原材料,电池自放电极小
采用气体再化和技术,电池具有极高的密封反应效率无酸雾析出 安全环保 无污染
采用高可靠的密封技术确保电池具有安全可靠的密封性能!
注意事项:
1电池两极不能短路,外壳严禁碰击,充放电过程中保持正立摆放,不能将电池置于蜜封空间内,必须保持通风
2尽量请使用恒流恒压蓄电池专用充电器
3长时间过高充电(过充电)会缩短电池寿命;长时间过低充电(未充足)会影响负载工作或导致电压异常。充电***用恒压限流充电器。切勿并联充电,否则会缩短电池寿命。充电时一定先把充电器的正(红)、负(黑)充电夹对应夹好电池,切勿反接。充好后,先关掉电源开关,再取电池夹
4电池静放三个月要补充电,保持电池满电是***的保存方法
5严禁将电池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或焚烧电池,不可对电池进行分解、改造
为了平衡资源与数据处理之间的关系,IDC数据中心获得了各方各业的支持,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数据中心生态圈而不惜在成本与技术上花费重金,以此来降低IDC数据中心的能耗以及提高用户服务的性价比。
根据《2019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已超出1230亿元,比较17年增长30%,超出300亿元。这个数据很明显地告诉我们,IDC项目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呈现高速增长状态,围绕IDC数据中心的项目会随着线上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是,传统IDC数据中心的高能耗,一直是IDC数据中心在发展中呈现出来的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线上产业出现,很多IDC数据中心不得不将服务更集中化、导致IDC耗能一直居高不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先后出台政策,对IDC数据中心的建设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其中深圳将PUE在1.3以上的IDC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全部取缔、北京禁止六环以内搭建IDC数据中心。
在这样的前景下,未来IDC数据中心将会走向哪个方面、应该睿鑫蓄电池12V系列参数详情选择怎样的发展路线、应用哪些技术配置,值得每一位IDC工作人员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