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进行封堵。生产期间动用明火时,需要将动火施工区和运行区进行分隔,明火作业现场应有通风措施,挂有安全警示标志,明火现场必须备有防护和灭火器材。若生产区有不可避免的明火出现时,就应采用外加隔离保护装置的办法,将设备本身部分或全部可靠地密封起来,防止点火源与可燃粉尘的接触。
2.静电放电。
粉体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静电问题,如粉体与生产工具、容器、设备、包装材料等介质发生摩擦产生静电,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会使静电荷聚集,聚集的电荷表现出很高的静电电位,无法提高粉体的附加值和功能化利用效果,甚至一旦具备放电条件就会产生火花放电,当火花放电能量达到足以点燃周围其他易燃物或炸药时,就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当易产生粉尘的设备中存在静电放电时,必须采用静电消除装置,防止静电放电引爆粉尘。
静电消除一般采用的方法:接地,将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与大地相连接,消除带电体上的静电;增加空气湿度加速静电泄漏;通过静电消除器消除设备设施中产生的静电。
3.防止粉尘二次爆炸技术。
在粉尘产生场所,由于粉尘自身的沉降效应,在地面及设备表面形成粉尘层,随着时间变化,其厚度和范围增大。当局部悬浮粉尘或其他爆炸物发生一次小型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会使层状粉尘卷起与空气混合发展成大范围的系统爆炸即二次爆炸。如除尘器,粉尘通风管道局部内经常发生小规模火灾或小型爆炸,但是继而引发的二次爆炸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事故可能是由于除尘设备发生爆燃而引发的一连串多次大规模叠加的粉尘爆炸事故。
防止粉尘发生二次爆炸的基本措施:厂区内设备、地面及时清扫,墙壁可采用一定的坡度设计和表面光滑处理,避免粉尘层或堆积粉尘出现,消除二次粉尘爆炸的可能性;对于通风管道、横梁、照明设备等粉尘难清理的地方,采用真空、特殊吸尘设备进行定期清理;采用管道单向隔离措施,防止燃烧火焰沿管道内倒灌传播;采用防爆抑爆装置,其火焰和压力探测器及防爆抑爆装置系统可有效对重点危险源进行控制,防止引发后续的大规模爆炸事故;工厂要对重点危险源进行检查及监控,防止燃烧波的形成。
粉尘爆炸灾害控制技术
粉尘爆炸一旦发生,也并非不可控制,有很多灾害控制技术。爆炸灾害控制技术的目的正在于把爆炸事故控制在其发生的初始阶段或局部区域内,尽量降低灾害的破坏程度和损失大小。实际工作中针对粉尘爆炸,需要将隔爆技术、泄爆技术和抑爆技术完善地配合使用,才能有效地控制爆炸。当前主要技术有:
隔爆技术企业内一些设备在发生爆燃的初期,燃烧的材料可以通过任何敞开的输送连接(管道、导管、传送带)使连通的其他设备和设施处于二次爆炸的风险中,此时可采用隔爆技术(快速动作阀门、化学屏障)阻止火焰的传播,消除二次爆炸的风险。
泄爆技术 企业内许多容器设备不能承受z大爆炸压力,但是工艺原料和火焰可以排放至大气,此时可以采用泄爆技术,如爆破板、泄爆孔、爆破片技术及机械装置泄爆技术等。在爆炸过程中泄放压力,避免工艺设备的灾难性破坏。如利用泄爆孔把燃烧物质释放到外壳外部,通过可打开的或带铰链的门泄压,爆破片破裂,释放压力冲击波。但是为避免冲击波对建筑物、设备或人员的损害,不允许泄爆系统喷射出快速的火焰、燃烧产物,此时可采用无焰泄放,只排出燃烧后的被压缩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