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 防 措 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灭火注意事项: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电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