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热雨多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菌,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就会经常发生各类病害,作物发生病害不可怕,我们只要判断准病害类型有针对性的打药防治就可以了。作物病害防治的难点在于正根据病害症状判断病害类型,因为很多作物病害病症极为相似,让人难以区分。
一般来说,作物上的病害主要分为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病毒病和生理性病害4种,这4种病害需要分别选用防治细菌、真菌、病毒的药物,如果这4种病害分辨不清而用错了药物,那么打再多的农药也是无效。
针对不同病害的诊断,在这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区分作物上的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病毒病和生理性病害。
一、作物上的细菌性病害作物上的病害种类以细菌性病害蕞为常见。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一般是通过作物苗株上的伤口和气孔侵染到作物体内,并且可以通过雨水、浇水等在田间广泛传播,尤其在田间管理后(如整枝打杈)或发生大风暴雨雨后,病害细菌就非常容易通过作物上的伤口进行侵染致病。
在细菌性病害的症状表现与判断方法上来说,作物发生细菌性病害后,病害部位一般多会表现出组织坏死、软腐、溃疡、青枯、肿瘤、畸形、流菌脓等症状,受害的根基部多表现水浸状软腐、纤维管变褐,受害的果实上多会出现疮痂或有凸起的小硬斑点,受害的叶片上会有容易导致叶片破碎或穿孔的病斑,但细菌性病害不会导致病叶上出现粉状或霉状的菌层、菌膜。
除此之外,细菌性病害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辨别特征:作物在发生细菌性病害后,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或者在受害部位发生腐烂后,受害部位会经常有带有恶臭味的菌脓、菌液流出,这一点时判断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非常重要的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作物在发生细菌性病害后,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局部发病以及病情有由轻到重变化、由点到面变化的特点。
二、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作物发生真菌性病害的概率也比细菌性病害小。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大多生活在湿度较大的近地面表层土壤中,它危害作物的部位是距离地面较近的根基部,因此,作物在发生真菌性病害后,会经常出现根基部腐烂或近地面处茎秆折断、苗株猝倒的现象。
在真菌性病害的症状表现与判断方法上来说,作物在发生真菌性病害后,病害部位也会表现出组织坏死、病处腐烂以及苗株发生萎焉、畸形的问题;但是,作物发生真菌性病害后,虽然病害部位也会有病斑出现,但是病斑部位经常伴有粉状、粒点状、絮状、丝状、小黑点状以及霉状物,而作物病害处的真菌性病害霉层的颜色多种多样(如白色、黑、红、灰、褐等颜色),但真菌性病害的病害部位或腐烂部位不会有带有恶臭味的菌脓流出。
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性病害诱发作物发病后,病害部位上的病斑处的霉状物或粉状物颜色多种多样,这是辨别真菌性病害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大家应当特别记住。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作物在发生真菌性病害后,和细菌性病害一样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且有局部发病,病情会有由轻到重、由点到面变化的特点。
三、作物上的病毒性病害相比于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来说,作物上的病毒性病害发生率更低,但病毒性对作物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难度会更大。
一般来说,病毒病在作物的新嫩叶上发生的比较多,常见的病害表现特征一般为:植株矮化,叶片花叶、退绿黄化、黄绿相间、叶片皱缩、小叶丛生、新叶无法平展开、叶片变细变长呈线状、叶片扭曲或卷曲,果实上色不均、青白色或果面上出现褐色条纹或斑驳条纹。
从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上来说,病毒病大多是由于种子或幼苗带菌所导致,在高温干旱的环境性比较容易发病,昆虫带毒传播(如蚜虫、粉虱、叶蝉等)是病毒病蕞常见的传播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作物在发生病毒病后,一般多表现整棵植株发病的症状,
四、作物上的生理性病害作物上的生理性病害,一般都是与田间管理不当或者作物生长环境不良(如水、肥、气、光、热、土壤等因素)所造成的,比如说高温干旱、低温冻害、湿度过大、营养失调、日灼气灼以及药害、肥害等。
从作物生理性病害的症状表现与辨别方法上来说,作物发生生理性病害后,一般多会表现为苗株萎枯、生长迟缓、开花坐果异常、大量落花落果、空洞果与畸形果增多等现象。
对于作物上的生理性病害,通过打药是无法解决的,只能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来进行缓解或补救。
需要注意的是:作物生理性病害不具有田间传染性,具有全田作物植株普遍均匀发病或大面积发病、短时间突然发病、整棵植株发病的特点,而且发病时没有明显发病中心,这一点应当特别注意掌握好。
优利普作物综合防病增产方案,蔬菜真菌、细菌、病毒综合防护增产方案
治病不如防病、不生病才能真高产
一周一遍药,让丰收成为必然
25%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5%异菌脲悬浮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2%春雷霉素水剂
产品特点:
1、五个单品,六种成分,1000余次的反复实验,防治真菌、细菌、病毒、免疫于一体,只为效果更好的蔬菜高产配方。
2、把蔬菜常见病害扼杀于摇篮之中,省工省时更省钱、品质更好价更高。
3、剂量合理,推荐剂量对蔬菜高度安全,无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