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系统结构
智能化弱电建筑能效监管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层级:
数据采集层
通过传感器、计量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建筑内各类能耗数据(如电力、暖通、给排水等)及设备运行状态信息16。
传输网络层
基于弱电系统的综合布线网络(如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光纤等)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支持物理隔离的多网络架构(如智能化专网、办公网)68。
支撑层
提供数据存储、计算资源、网络通信等基础能力,并集成设备管理、空间管理、数据治理等核心功能模块16。
应用层
包含能效管理、碳管理、AI优化分析、运维管理等功能模块,支持能源使用效率的动态评估与策略优化16。
安全与运维层
通过独立的安全管理模块保障数据及系统安全,配备运维管理模块实现设备状态监控、故障预警及维护调度16。
实时监测与分析
对建筑能耗、设备运行状态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结合算法模型实现能效趋势分析、异常能耗诊断及节能潜力挖掘16。
可视化能效管理
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能耗数据(如分项计量、区域对比),支持多维度报表生成及历史数据回溯67。
智能优化控制
基于AI算法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如空调温度、照明亮度),实现动态节能优化,降低碳排放16。
多系统联动
与消防、安防等弱电子系统(如FAS、CCTV)实现报警联动,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及整体建筑安全等级67。
运维管理支持
提供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故障预警、工单派发等功能,降低运维成本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16。
标准化设计:遵循《民用建筑能效运行平台通用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确保系统兼容性与扩展性1。
模块化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灵活扩展,适应不同建筑场景需求(如住宅、商业综合体)68。
高可靠性:采用三级控制机制及冗余设计(如双核心交换机),保障系统稳定运行56。
智能化弱电建筑能效监管系统统通过集成弱电智能化技术与能效管理需求,实现了建筑能源利用的全流程精细化管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