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对比与竞争优势——新光PBT vs. 其他品牌PBT
一、力学性能:性价比导向的性能平衡
表格
材料 拉伸强度(MPa) 玻纤分散度(%) 成型稳定性(批次间波动)
新光N2230 130 98 ±3%
杜邦Crastin® S600F30 135 97 ±5%
国产某30%玻纤PBT 120 95 ±8%
优势解析:新光PBT的玻纤分散度与稳定性接近杜邦,优于多数国产料,适合对一致性要求高的汽车零部件;性价比较杜邦低10-15%,适合成本敏感型客户。
二、加工性能:亚洲设备的适配性优化
表格
材料 成型温度(℃) 模具腐蚀风险 中国主流注塑机适配率
新光N2100 240-260 无 95%(如海天、力劲)
德国巴斯夫Ultradur® B4300G 250-270 轻微 80%
国产高粘度PBT 230-250 中等 90%
优势解析:新光PBT的低腐蚀特性保护国产模具(无需氮化处理),且成型温度适配中国主流设备,降低中小企业设备升级成本。
三、环保与成本:本土化合规优势
表格
材料 无卤阻燃认证 中国RoHS合规性 材料成本(元/kg)
新光N2300HF UL94 V-0、CQC 全项合规 28
杜邦FR530 UL94 V-0 部分项需补测 35
国产无卤PBT 仅国内认证 部分物质受限 25
优势解析:新光PBT的**双认证(国际+国内)**简化客户合规流程,材料成本较杜邦低20%,较国产料高12%但性能稳定性更优,适合出口型企业。
四、综合成本效益:全产业链的亚洲效率
表格
材料 材料成本 加工成本 废品率 综合成本(元/件)
新光N2230 28元/kg 15元/kg 3% 10.20
杜邦S600F30 35元/kg 18元/kg 2% 12.50
国产30%玻纤PBT 25元/kg 16元/kg 5% 10.80
优势解析:新光PBT的综合成本较杜邦低18.4%,较国产料低5.6%,凭借“性能-成本-稳定性”的黄金三角,成为亚洲制造业的优选方案。
通过多维度对比可见,新光PBT在性价比、加工适配性、本土合规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代理商的价值在于通过Value Analysis/Value Engineering(VA/VE)方法,帮助客户识别“隐性成本”(如模具维护、合规测试),证明新光PBT的长期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