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腐垃圾(通常指填埋多年的老旧垃圾)的筛分工艺旨在通过物理、机械和化学方法,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有机质、无机物等组分分离,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其核心原理基于垃圾各组分的物理特性(如粒度、密度、磁性、光电性等)差异,结合多种分选技术进行高效分离。以下是典型工艺原理及流程:
1. 预处理阶段
- **挖掘与输送**:将填埋场的陈腐垃圾挖出,通过输送设备运至筛分线。
- **初步破碎**:采用破碎机对大块垃圾(如建筑废料、塑料等)进行粗碎,便于后续分选。
- **除杂**:人工或机械去除大件干扰物(如家具、金属等)。
2. 多级筛分技术
(1)粒度筛分(按尺寸分离)
- **滚筒筛**:通过旋转的筛网按孔径分级(如>50mm、10-50mm、<10mm),分离出大件杂物、可燃物、细颗粒等。
- **振动筛**:细分中、小颗粒,如分离有机质、沙土等。
(2)密度分选(按重量分离
- **风选机**:利用气流将轻质物塑料、纤维)与重质物(金属、玻璃、石块)分离。
- **跳汰机/重介质分选**:通过水流或密度差分离不同比重的物料。
(3)磁选与涡电流分选
- **磁选机**:回收铁磁性金属(如铁罐、螺丝)。
- **涡电流分选机**:分选非铁金属(铝、铜等),利用交变磁场产生涡流排斥力。
(4)光电分选(按材质/颜色分离)**
- **近红外(NIR)传感器:识别塑料类型(如PET、PE),通过气流喷吹分离。
- **X射线/颜色识别**:分选玻璃、电子废弃物等。
3. 有机质处理
- **生物降解**:筛下物(<10mm)多为腐殖土,经好氧堆肥或厌氧消化后用作绿化土。
- **热解/焚烧**:高热值组分(如塑料、木材)可能源化利用。
4. 无害化处理
- **重金属去除**:通过化学稳定化或淋洗技术处理污染土壤。
- **粉尘控制**:筛分过程配备除尘设备(如布袋除尘器)。
5. 资源化输出
- 可回收物:金属、塑料、玻璃等进入再生渠道。
- 燃料衍生品(RDF):高热值垃圾制成燃料。
- 填埋惰性物:砖石、瓦砾等无害化填埋或筑路。
工艺特点
- 适应性:针对陈腐垃圾成分复杂、降解程度高的特点,需灵活组合分选技术。
- 环保性:全程封闭设计,减少二次污染(臭气、渗滤液)。
- 自动化:PLC控制系统实现高效分选,降低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