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 CCBF,11.14-16日,上海世博展览馆,
展览面积达25,000平方米,预计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展商参与。
涵盖0-16岁童书出版、文创IP、教育融合内容等细分领域,设教育专区、新锐IP专区等。
展会自2013年创办,已成为亚太地区童书行业重要风向标。
2024年展会吸引32个国家497家展商,观众超4.1万人次。
2025年上海童书展(CCBF)将覆盖0-16岁全年龄童书及周边产品,展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1. 图书与出版物
按年龄划分:
0-3岁:婴幼儿启蒙读物、立体书、触摸书、发声书等互动类绘本。
4-8岁:拼音识字书、科普百 科、经典童话、桥梁书等。
9-16岁:青少年文学、科幻/奇幻小说、历史人文、成长励志类图书。
按内容分类:
原创童书(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原创IP)。
引进版童书(国际获奖作品、经典IP授权)。
教育类(STEAM、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等)。
2. 数字与互动产品
电子书、有声书、AR/VR互动绘本、AI阅读辅助工具。
数字教育平台(如儿童编程、在线阅读课程)。
3. IP衍生与文创
动漫、影视IP衍生品(玩偶、文具、服饰等)。
儿童文创(益智玩具、手账、创意手工)。
4. 教育服务与机构
少儿出版机构、阅读推广平台、教育培训机构。
儿童美育、戏剧表演等素质教育项目。
5. 特殊专区
国际展区:海外出版商、插画家作品展示。
原创IP专区:中国原创童书、插画师孵化项目。
教育融合专区:学校、图书馆采购合作。
解锁漫画N种可能
当我们提到漫画时,往往会将它与轻松的乐趣、生动俏皮的绘画和激动人心的冒险联系在一起。漫画远不止是一种娱乐形式:它是一种强大的语言,能够以直接、引人入胜且极具教育意义的方式与儿童和青少年读者对话。
漫画常被称为“第九艺术”,它将插画、叙事和平面设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富有表现力的叙事形式。如今,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出版商和插画家都在探索漫画的潜力,帮助儿童发现、理解并连接他们周围的世界。
2025“童书+”特别选题项目2025年,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童书+”特别选题项目聚焦漫画,并从国际视野和中国原创两个部分进行线下展示。项目由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支持,意大利吉安尼诺·斯托帕尼文化机构总裁格拉齐亚·戈蒂(Grazia Gotti)、博洛尼亚童书展特别项目经理玛利亚艾连娜·斯奇亚沃(Mariaelena Schiavo)担任国际策展工作;国内策展由童书编辑、绘本研究者费嘉担纲,将为童书行业和读者带来全球的漫画推荐与展示。
本次CCBF童书+:“漫画”特展——中国原创主题书籍将甄选出中国童书市场中备受瞩目的近50本漫画和图像小说,在今年11月举办的上海童书展现场集中展出。日前,我们正式面向全国的童书出版商开启主题书目征集活动!
2025年中国童书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市场表现与挑战
整体下滑:2025年1-5月,图书零售市场同比降幅达10.99%,其中童书板块受消费降级、渠道变革、折扣乱象等因素影响,80%以上出版机构面临10%-40%的销售下滑,部分头部社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同比降幅达30%。
渠道分化:
平台电商(如传统电商)同比降28.22%,垂直电商降25.58%;
二、行业结构性矛盾
供需失衡:
需求端:家庭教育投入增加,北上广深家庭年均购书35册,但适龄读者减少、数字娱乐分流消费。
供给端:原创生态薄弱(70%创作者为兼职),渠道成本高企(抖音单条推广费超10万元)。
价格战与盗版:新媒体渠道低价竞争(如“9.9元绘本”普及),盗版销量甚至数倍于正版,出版机构毛利率跌破10%。
三、转型方向与机遇
内容升级:
IP化与品牌化:经典作品(如“哪吒系列”)和功能性童书(AIGC、心理自助类)表现稳健3。
技术融合:AR绘本、音频互动等数字产品崛起(如喜马拉雅儿童)。
渠道优化:
聚焦内容电商的高效转化,减少对头部主播依赖;
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如上海童书展(CCBF)2025年将设亚太专区和版权贸易中心。
四、区域与用户特征
上海案例:2024年少儿图书馆外借量1549万册次,文学类受欢迎,数字阅读访问量增长30%。
性别差异:女孩偏好语言文学类,男孩倾向艺术类(漫画/动画)。
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需解决原创生态、区域均衡(中西部数字化渗透率不足15%)等问题,通过技术赋能和全球化合作(如CCBF国际出版人计划)寻求突破。
展会概况
时间与地点:2025年11月14日-16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浦东新区国展路1099号)。
规模:展览面积25,000平方米,预计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展商参与,覆盖0-16岁童书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