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水水性底油的配方还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根据相关专利及技术文献整理的参考配方及分析: 典型配方示例
配方一: 成分:水性聚氨酯乳液 37-45 份、甲基丙烯酸乙烯酯 20-25 份、己二酰二胺 7-8 份、己二酸二酰肼 4.8-5.2 份、消泡剂 0.5-0.8 份、增塑剂 1.3-1.5 份、填料 3-5 份、水 17-20 份。 特点:以水性聚氨酯为主料,具有优异的粘结牢度和耐碱性,且挥发性低,较为环保。
配方二: 成分:水 10-35 份、羟乙基纤维素 0.5-0.6 份、水性分散剂、水性润湿剂和水性消泡剂(质量之比为 2:1:(1.2-1.5))、含氟季铵盐防霉剂 0.2-0.3 份、钛白粉、云母粉、滑石粉和碳酸钙(质量之比为 1:1:(0.8-1):(3-4))、丙二醇或乙二醇防冻剂 0.8-1 份。 特点:添加含氟季铵盐防霉剂,提高了防霉抗菌效果和耐碱腐蚀能力,通过合理搭配水性添加剂和填料,保证了涂料的稳定性和施工性能。
配方三: 成分:A 组分包括环氧乳液 400-500 份、去离子水 70-120 份、消泡剂 0.5-2 份、颜料 200-300 份、色浆 20-55 份、流变助剂 3-10 份、增稠剂 2-5 份;B 组分包括水性环氧固化剂 70-120 份、去离子水 10-30 份、液体环氧树脂 50-150 份、固体环氧树脂 250-300 份、聚乙二醇单甲醚 15-30 份、EO/PO 嵌段聚醚 5-10 份、多异氰酸酯 5-15 份、乙烯基硅烷偶联剂 0-5 份、去离子水 350-450 份。 特点:为双组分体系,VOC 含量低,干燥快,渗透性好,利于底材的封闭强化和附着力的提升,可用于水池内壁、建筑物屋面和墙面水泥底材的封闭和强固。 配方还原思路 确定主要成膜物质:根据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选择,如水性聚氨酯乳液、丙烯酸乳液或环氧乳液等。
例如,需要高弹性和耐磨性时,可选择水性聚氨酯乳液;需要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附着力时,环氧乳液可能更合适。 选择防水剂和助剂:防水剂可选用有机硅类、氟碳化合物等,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防冻剂等。
分散剂、润湿剂和消泡剂的搭配可改善涂料的施工性能和稳定性,增稠剂可调节涂料的粘度,防腐剂可延长涂料的保质期,防冻剂可保证涂料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 添加填料:填料的种类和用量会影响涂料的成本、粘度、耐水性等性能。常用的填料有钛白粉、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气相二氧化硅等,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 调整配方比例:通过实验对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各成分的zuijia比例。
例如,通过测试涂料的粘度、干燥时间、附着力、耐水性等性能,调整增稠剂、消泡剂、填料等的用量,以达到理想的性能指标。 配方还原需要专业的化学分析手段和丰富的经验,以上配方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船舶防污涂料配方还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一般的配方还原步骤和相关要点: 样品收集与预处理:获取具有代表性的船舶防污涂料样品,确保样品未受污染和变质。如果样品是固体或粘稠状,可能需要使用合适的溶剂(如二、乙酸丁酯等)进行溶解或稀释,以便后续分析。
成分分离与提纯: 溶剂萃取:利用不同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剂萃取将涂料中的聚合物、添加剂、防污剂等成分进行初步分离。 柱层析或凝胶渗透色谱(GPC):分离和纯化萃取后的成分,以便获得更纯净的各组分用于分析。
成分定性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用于确定涂料中聚合物的类型、官能团以及添加剂的种类。通过与标准谱图对比,可以识别出如氯化橡胶、丙烯酸树脂、松香等成分。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适用于分析涂料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如溶剂、防污剂等。可以确定防污剂中是否含有铜、锡等金属离子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其他有机添加剂的结构。
X 射线衍射(XRD):用于鉴定涂料中的无机颜料和填料,如氧化亚铜、氧化锌、铁红等晶体物质的种类和晶型。 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EDS):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联用,可分析涂料中元素的组成和分布,确定防污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存在形式。
成分定量分析: 重量法:通过称量分离出的各组分的质量,计算其在涂料中的质量分数。
色谱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 GC-MS,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曲线法或内标法对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光谱法:根据 FTIR、UV-Vis 等光谱的吸收强度与成分浓度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但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校准。
配方重构与验证: 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尝试重构船舶防污涂料的配方,确定各成分的种类和大致比例。 通过实验室性能测试,如防污性能测试(采用静态浸泡实验、动态模拟实验等)、附着力测试、耐水性测试等,验证重构配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配方还原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涂料的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等因素对配方的影响。由于船舶防污涂料中可能含有一些特殊的添加剂或改性成分,其结构和作用机制可能较为复杂,可能需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完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