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GB 7000.9-2008《灯串》标准中11项检测项目的详细说明:
1. 标记
· 强制内容:需清晰标注额定电压(如AC 24V)、额定功率、IP防护等级(如IP44)、适用环境(室内/室外)、最大串联灯数、制造商信息及安全警告标识(如“禁止覆盖”)。
· 特殊要求:插头处标明负载功率限值,可拆卸灯座需标注更换灯泡的规格(如MAX 3W)。
2. 结构
· 导线强度:外露导线需承受30N拉力测试(持续1分钟不断裂)。
· 灯座设计:旋转式灯座需通过50次插拔测试后仍保持接触良好。
· 防护要求:
• 灯串末端需密封处理(防水型需灌胶)
• 插头与控制器连接处需有应力消除结构
3.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 低压电路(≤50V):
• 带电部件与可触及金属件间≥1.5mm
• 不同极性间≥2.5mm
· 高压电路(>50V):按GB 7000.1通用要求执行,污染等级Ⅱ环境下≥3.2mm。
4. 接地规定
· 仅对Ⅰ类灯具(金属外壳)要求接地,接地端子需通过25A电流测试(1分钟温升≤30K)。
· 塑料外壳灯串若为Ⅱ类结构,需通过双重绝缘验证。
5. 接线端子
· 微型端子(适用于灯串小功率):
• 截面积≤0.5mm²导线需通过0.5N·m扭力测试
• 防松脱设计(如弹簧压片式端子)
· 插接件:插头插座需通过500次插拔循环后仍保持接触电阻≤0.05Ω。
6. 内部和外部接线
· 导线规格:
• 铜芯截面积≥0.5mm²(主电路)
• 分线处需使用绝缘套管或注塑包裹
· 防水处理:
• IP44及以上灯串需采用双层绝缘线(如硅胶外皮+玻璃纤维内衬)
• 导线连接点需灌封防水胶(浸水24小时后绝缘电阻≥10MΩ)
7. 防触电保护
· 灯泡防护:
• 直径≤25mm的灯泡需有防护罩(试验指不可触及带电体)
• 灯头插入深度≥5mm(防止灯泡脱落)
· 插头保护:未接入时插头两极不可触及(防短路设计)。
8. 耐久性试验和热试验
· 连续工作:
• 1.1倍额定电压下运行168小时,导线温升≤40K
• 模拟灯泡故障状态(如短路1个灯)仍安全运行
· 冷热冲击:-20℃~+50℃循环5次后无开裂。
9. 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
· IP等级验证:
• IP44:淋雨试验(摆管淋水10分钟)后内部无水迹
• IP65:喷水(12.5L/min)后功能正常
· 防尘试验:灯串在粉尘箱(滑石粉浓度5g/m³)中运行8小时无异常。
10.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 绝缘电阻:
• 常态≥10MΩ(500V DC测试)
• 湿热试验(40℃/93%RH,48h)后≥2MΩ
· 耐压测试:
• 基本绝缘:1000V+2倍额定电压(最低1500V),1分钟无击穿
• 附加绝缘:2000V,1分钟
11. 耐热、耐火和耐起痕
· 球压试验:
• 灯座塑料件(支撑带电件)125℃下压痕直径≤2mm
· 针焰试验:
• 装饰性非承重部件(如灯罩)需通过2秒火焰接触不自燃
· 耐电痕化:CTI≥175(适用于户外灯串的绝缘材料)。
特殊要求:
1. 机械强度:灯串展开悬挂后,1m长度下垂度≤50mm(防止过度拉伸)
2. 叠放测试:允许叠放使用的灯串,叠放3层后通电4小时,表面温度≤70℃
3. 光生物安全:LED灯串需符合蓝光危害RG0等级(IEC/TR 62778)
注:灯串控制器若包含电子电路,需额外按GB 19510.14进行电路安全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