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Interfoam 2025发泡材料展:亚洲发泡材料年度盛会
2025-10-13 07:00  浏览:7
Interfoam 2025发泡材料展:亚洲发泡材料年度盛会

2025 年 11 月 5 日 - 7 日,一场发泡材料行业的饕餮盛宴 —— 第五届 Interfoam 发泡材料及应用国际高峰论坛暨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震撼开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作为国际的会展场地,每年都承办着众多极具影响力的展会 ,此次为 Interfoam 发泡材料展提供了广阔且的展示空间。

作为服务亚洲市场的会展平台,本届展会以 “新维发泡 无界应用” 为主题,把握行业发展脉搏。从规模上看,规划 11500㎡展览面积,宽敞的空间足以容纳各类先进的设备、琳琅满目的材料展品等。届时,将汇聚 300 + 全球优质展商,这些展商来自世界各地,代表着发泡材料行业的水平。预计吸引 10000 + 观众,他们涵盖材料生产、设备制造、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如此大规模的观众群体,将为展会带来丰富的需求和无限的商机,使其成为集技术交流、商贸合作、品牌展示于一体的行业盛会。

nterfoam China 2025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

展会时间:2025年11月5-7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Interfoam 发泡材料展始终走在推动发泡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的前沿。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展示如生物基材料、环保发泡剂、可回收技术等,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思路和方向。在应用实践领域,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防护、低空飞行器结构件,到医疗器械缓冲材料等,覆盖 30 + 垂直领域,不断拓展发泡材料的应用边界。

展会依托 “展览 + 论坛 + 供需对接” 多元模式,为参展各方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对于参展商而言,这是一个集中展示前沿产品与技术的舞台,像一些掌握新型发泡成型设备、智能切割系统、高精度检测仪技术的企业,能在这里吸引大量关注;助力采购商高效筛选优质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比如汽车(蔚来、比亚迪)、家电(海尔、美的)、医疗(联影、迈瑞)等头部企业采购团,能在展会上一站式对比和选择供应商。展会还通过的市场分析与行业趋势洞察,为企业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提供决策依据,如对生物基商业化、回收技术突破、低空经济材料创新等前沿议题的探讨,推动发泡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会三大主题展区:聚焦细分领域,引领技术前沿

在本次 Interfoam 发泡材料展中,三大主题展区将成为展会的焦点,它们分别从不同的细分领域出发,为参展者带来深度且前沿的行业体验。

EPS&EPP Lounge 主题展区与当下全球所倡导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及 “双碳” 目标紧密契合 。在生产和使用发泡材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余料和废料,如何对这些材料进行环保、高效且高价值的循环利用,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这个展区就像是一个绿色技术的汇聚地,集中展示 EPS 与 EPP 回收再利用技术,为企业提供高质量应用解决方案。在这里,行业供应商能与终端用户面对面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和成果。展区还打造了场景体验、产品交互区域,比如模拟实际生产车间中 EPS 与 EPP 废料的回收流程,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这些技术的应用,共同推动发泡材料余料废料的环保高效利用,助力整个行业朝着绿色转型的方向大步迈进。


Bonding Lounge 粘接技术主题展区则聚焦于发泡材料应用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难点 —— 粘接性能。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如汽车内饰使用发泡材料时,需要与其他部件牢固粘接,若粘接性能不佳,不仅会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该展区汇集了粘接技术领域的前沿解决方案及创新产品,像新型的环保胶粘剂、特殊的粘接工艺等。通过实物展示、现场操作演示等直观的方式,让业内人士和终端用户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些产品和技术的优势和使用方法。这种快捷高效、多元交互的体验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业内人士与终端用户之间的沟通效能,为发泡材料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


Interfoam Knowledge 科研成果展示区堪称是一座连接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桥梁。在这里,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新科研成果将一一亮相,涵盖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发泡、生物基泡沫材料制备等前沿领域。比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发泡技术能制备出具有独特微观结构和优异性能的发泡材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生物基泡沫材料制备技术则利用可再生资源,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这些成果以科研成果推介专区的形式展示,为学术、产业、应用端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代表、学生构建了一个从研发到应用、从想法到实操的展示窗口及交流空间,有效促进发泡材料行业 “产学研用” 平台的搭建及行业内的高质量交流与发展,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全产业链覆盖

本次展会展品范围之广,全面贯穿了发泡材料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采购与交流平台。在 “材料与制品” 板块,不仅有聚氨酯、聚烯烃、有机硅、橡胶等常见的聚合物发泡材料与制品,还有金属与无机物发泡材料与制品。不同材质的发泡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应用领域也各有不同,像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常用于建筑保温领域;金属发泡材料则凭借高强度、轻量化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崭露头角 ,满足了不同行业对材料性能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与设备” 板块涵盖了发泡成型设备、配套设备、切割设备、检测设备等,这些设备是发泡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先进的发泡成型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则确保了产品性能符合标准。例如,智能数控发泡成型设备可以根据预设参数**控制发泡过程,生产出尺寸、性能稳定的发泡材料;而无损检测设备能够在不破坏产品的前提下,检测出内部缺陷,保障产品品质。

“原料与助剂” 板块展示了发泡原料、组合料、物理发泡剂、化学发泡剂、工业气体、助剂等。发泡剂决定了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和性能,助剂则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以环保型物理发泡剂为例,它在减少环境污染的还能制备出高质量的发泡材料;而具有阻燃、抗菌等功能的助剂,拓展了发泡材料的应用范围。

“加工与服务” 板块包含了材料复合、裁切、模切加工、合同加工、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内容。材料加工商和模切加工商可以展示其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定制化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成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技术咨询与服务机构则能为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提供的建议和指导。如此全面的展品范围,让采购商无需东奔西走,就能在展会上找到所需的一切,实现供需双方的对接。

在全球都在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的大背景下,Interfoam 发泡材料展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将绿色创新作为重要的展示方向。展会重点展示生物基、生物降解等环保型发泡材料。生物基发泡材料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如淀粉、纤维素等,从源头上减少了对石化资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生物降解发泡材料则能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分解,有效解决了传统发泡材料难以降解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用于食品包装的生物降解发泡材料,在完成使用使命后,能在土壤或水中自然分解,不会留下长久的污染隐患 。

展会还展示低碳发泡工艺、废旧泡沫回收技术等可持续解决方案。低碳发泡工艺通过改进生产流程、优化工艺参数等方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废旧泡沫回收技术则致力于将废弃的泡沫材料重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有的企业研发出的物理回收技术,通过粉碎、熔融等工艺,将废旧泡沫制成再生颗粒,重新用于发泡材料的生产;还有的企业采用化学回收技术,将废旧泡沫分解为基础原料,实现更高价值的回收利用。这些绿色创新成果,不仅助力企业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挑战,还为企业在 “碳中和” 背景下开拓新的市场机遇指明了方向,推动整个发泡材料行业朝着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蓬勃发展。

高峰论坛

(一)主题论坛

第五届 Interfoam 发泡材料及应用国际高峰论坛以 “新维发泡 无界应用” 为主题,从和谐共生、应用创新、技术变革三大维度,设置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终端应用等多个分论坛,围绕生物基材料商业化、超临界发泡技术突破、低空经济领域材料创新等 100 + 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行业提供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与解决方案。

在生物基材料商业化议题中,专家们将分析当前生物基发泡材料在生产规模、成本控制、市场接受度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分享成功实现商业化的案例及经验,探讨如何拓展生物基材料在发泡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市场份额,助力企业在绿色材料市场中抢占先机 。

超临界发泡技术突破分论坛聚焦于超临界流体发泡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如发泡剂的均匀分散、泡孔结构的**控制、设备的高效运行等。通过对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分享,为企业提供技术改进方向,推动超临界发泡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低空经济领域材料创新议题则结合当前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探讨发泡材料在无人机结构件、航空座椅缓冲材料、轻型飞行器隔热材料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分析材料性能需求及技术实现路径,为发泡材料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打开新思路 。

(二)专家阵容

邀请华东理工大学赵玲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何亚东教授、清华大学燕翔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庞永艳研究员等 50 + 学术界泰斗与产业担任演讲嘉宾,分享超临界流体发泡、纳米复合发泡材料制备、泡沫材料回收利用等领域的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打造高规格的思想交流平台。

华东理工大学的赵玲教授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发泡领域成果斐然,她带领团队完成了 “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其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可控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成果,实现全链条创新突破,已建成 60 多套工业装置 。在论坛上,她将分享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经验,为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北京化工大学的何亚东教授长期致力于物理发泡设备及工艺研究,承担多项科研项目。他将在论坛上分享物理发泡设备的新研发成果、工艺优化要点,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帮助企业提升发泡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清华大学的燕翔副教授在声学材料检测、噪声治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论坛中,他将围绕发泡材料在建筑声学、工业降噪等领域的应用,分享如何利用发泡材料的特性进行声学设计和噪声控制,拓展发泡材料在声学领域的应用。这些专家的分享,将为参会者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与行业的创新发展。

Interfoam 发泡材料展 2025 不仅是一个产品展示的舞台,更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大平台。通过参与展会同期举办的高峰论坛、技术研讨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参会者能够深入了解行业政策、技术趋势与市场动态。在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对国家关于绿色材料发展的政策解读,能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顺应政策导向;对生物基材料商业化前景的分析,能让企业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

展会汇聚了发泡材料行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代表。企业可以在展会期间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体系。比如,发泡材料生产企业与原料供应商加强合作,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提升;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则有助于企业获取新的科研成果,推动自身技术创新。企业还能通过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及时了解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变化,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参会者可以结识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士,拓展人脉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产业合作网络,为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机会。

在全球制造业向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发泡材料作为关键基础材料,正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Interfoam China 2025 凭借其的平台定位、丰富的展会内容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必将成为企业洞察市场、拓展商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舞台。2025年11月5日- 7 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诚邀您共赴这场 “新维发泡” 的产业盛宴,携手开创无界应用的崭新未来!


相关新闻
联系方式
公司:展会招商-毛雪
姓名:毛雪(女士)
电话:18001772241
手机:18001772241
地区:直辖市-上海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人民北路918号A2969室
微信:18001772241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