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会基本信息
2025 年 11 月 5 - 7 日,第四届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Interfoam China 2025)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E4 馆盛大启幕。作为亚洲发泡材料行业年度盛会,本届展会以 “新维发泡・无界应用” 为主题,汇聚 300 余家全球展商,打造 11,500㎡前沿技术展示空间,预计吸引超 8,000 名来自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观众,构建全产业链交流合作平台。
在全球制造业向轻量化、绿色化转型的背景下,发泡材料从传统 “工业填充物” 升级为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核心载体。Interfoam China 2025 立足 “双循环” 发展格局,聚焦行业毛利率下滑、同质化竞争加剧等痛点,致力于成为企业技术迭代的 “孵化器”、市场拓展的 “黄金跳板”。
Interfoam China 2025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
展会时间:2025年11月5-7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在 “双碳” 目标的紧迫要求下,发泡材料行业面临着从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生产模式向绿色可持续转型的巨大挑战。Interfoam China 2025 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展会核心看点之一,聚焦生物基材料、环保发泡剂、可回收技术三大前沿方向 ,通过设立绿色技术专区,为行业搭建起一个集中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专区,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发泡技术成为焦点。这种创新工艺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传统化学发泡剂,不仅避免了有害气体排放,还能**控制泡孔结构,大幅提升材料性能。现场展示的微孔发泡塑料制品,泡孔均匀细密,在保持轻量化的其强度、韧性相比传统发泡产品提升 30% 以上,在航空航天、高端电子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苛刻的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还有石墨烯改性 PET 发泡技术,通过将石墨烯纳米材料融入 PET 基体,赋予发泡材料卓越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5G 通信基站散热部件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 。
清华、同济等高校科研团队的加入,更为展会注入强大的科研活力。他们将现场可降解 PLA/PET 共混发泡技术,该技术攻克了 PLA 与 PET 相容性差的难题,实现两者在分子层面的均匀共混,制备出的发泡材料兼具 PLA 的生物可降解性和 PET 的高强度、高韧性,有望在包装、一次性日用品等领域大规模替代传统不可降解发泡塑料,推动实验室成果向工业化生产转化,加速行业绿色变革进程。
Interfoam China 2025 积极推动发泡材料跨行业应用拓展,打破传统行业边界,深度挖掘其在 30 多个垂直领域的全新应用场景,为企业开辟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热门赛道,蔚来、比亚迪等车企带来的电池包用阻燃发泡材料解决方案令人眼前一亮。这些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能在电池热失控初期迅速阻隔热量传递、抑制火焰蔓延,有效提升电池系统安全性;具备良好的缓冲减震特性,可保护电池模组免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冲击,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据测算,使用这类发泡材料后,电池热失控风险降低 50% 以上,成为新能源汽车安全防护的关键一环。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对材料轻量化、高强度要求极高。展会上展示的飞行器轻量化结构件专用发泡产品,采用新型碳纤维增强发泡复合材料,在大幅减轻结构重量的提高了部件的强度和刚度,使飞行器续航里程提升 20%,有效载荷增加 15%,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应用场景提供坚实材料支撑。
医疗健康领域同样亮点纷呈,抗菌型泡沫敷料、手术器械缓冲材料等创新应用纷纷亮相。抗菌型泡沫敷料利用纳米银离子抗菌技术与发泡材料的高吸水性、透气性相结合,能够有效抑制伤口细菌滋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愈合周期 3 - 5 天;手术器械缓冲材料则凭借其出色的减震性能,为精密手术器械提供可靠保护,降低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损坏风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从高端制造到民生消费,发泡材料的多元化应用满足了不同领域的独**求,展现出强大的产业辐射力。
为解决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脱节的痛点,Interfoam China 2025 设立 Interfoam Knowledge 科研成果展区,搭建起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直接对话的桥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技术转化 “后一公里”。
科研成果展区集中展示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新研究成果,从新型发泡材料合成技术到先进发泡成型设备研发,涵盖行业上下游关键技术环节。在这里,企业能够时间接触到前沿科研动态,寻找与自身发展需求契合的技术项目。展会现场举办的技术对接会,针对生物基材料商业化、泡沫回收技术规模化应用等行业共性问题,邀请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 “技术诊断 + 方案定制” 服务 。
在一场关于生物基材料商业化的技术对接会上,某科研团队展示了新型生物基聚乳酸发泡材料研发成果,但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面临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参会企业凭借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与科研团队共同探讨,从原料采购、工艺流程优化、设备选型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该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制定详细方案。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推动发泡材料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升级。
在 Interfoam China 2025 的展厅中,核心材料展区宛如一座材料科学的 “宝库”,涵盖聚合物、金属、无机三大类发泡材料,为不同行业提供丰富的选择。
生物基聚氨酯泡沫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在保持传统聚氨酯泡沫优异弹性、缓冲性的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突破,生物基含量高达 70%,在家具、包装领域大受欢迎 。纳米晶金属发泡板材凭借独特的纳米晶结构,展现出超高强度与韧性,密度却比传统金属降低 40%,在航空发动机叶片、汽车轻量化结构件制造中崭露头角 。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则集气凝胶超低导热系数与其他材料良好机械性能于一体,导热系数低至 0.012W/(m・K),是建筑外墙保温、冷链运输设备隔热的理想之选。
除了这些前沿产品,展区还聚焦精密发泡部件、功能化改性原料等细分领域。某企业展示的用于 5G 基站的高导热石墨发泡散热片,通过独特的发泡工艺使石墨片内部形成多孔结构,有效增大散热面积,热导率相比普通石墨片提升 25%,确保基站设备稳定运行;还有针对电子封装需求开发的环氧改性发泡灌封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粘接性和耐高低温性能,能完美填充电子元件间隙,保护芯片免受湿气、震动影响 。
设备与技术
设备与技术展区是展会的 “动力引擎”,汇聚了发泡成型设备、智能切割系统、高精度检测仪等生产关键装备,全方位展示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精细化,降低能耗与成本。
新型超临界发泡生产线成为全场焦点。它利用超临界流体独特的物理性质,实现对泡孔结构的控制,生产出的发泡材料泡孔均匀细密、尺寸可控,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 30%,能耗降低 20%。现场操作人员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远程监控设备运行参数,根据产品需求实时调整生产工艺,展现出高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全自动高速模切机同样吸睛。这款设备搭载先进的图像识别与定位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发泡材料进行模切加工,高裁切速度可达每分钟 100 次,精度控制在 ±0.05mm 以内,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废料产生。配合智能化排样软件,可根据不同订单需求自动优化切割路径,实现原材料大化利用 。
高精度检测仪利用激光散射、X 射线断层扫描等先进技术,对发泡材料的密度、泡孔尺寸分布、力学性能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在线检测,检测数据通过物联网实时传输至生产管理系统,为生产过程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这些先进设备与技术的融合,为发泡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了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检测的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迈向新台阶。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Interfoam China 2025 的可持续方案展区备受关注,集中呈现生物基助剂、泡沫回收技术、低碳胶黏剂等环保产品,推广 “生产 - 使用 - 回收” 全生命周期绿色理念。
生物基助剂展区展示了一系列以天然植物、微生物为原料合成的助剂,如生物基增塑剂、稳定剂等,有效替代传统石化基助剂,降低产品的环境负荷。这些助剂不仅在性能上与传统助剂相当,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从源头上减少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
泡沫回收技术是展区的核心亮点之一。企业展示的废旧泡沫物理再生技术,通过粉碎、熔融、造粒等工艺,将废弃泡沫重新加工为可再利用的原材料,回收率高达 90% 以上,再生材料性能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化学解聚技术则利用特定的化学试剂将废旧泡沫分解为单体或低聚物,实现资源的深度循环利用,为解决泡沫废弃物污染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低碳胶黏剂展区推出的水性胶黏剂、热熔胶等产品,以水为溶剂或无需溶剂,避免了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空气污染,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满足发泡材料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粘接需求,为绿色制造提供关键支撑。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过程优化,再到废弃物回收利用,可持续方案展区全方位展示了发泡材料行业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绿色转型成果,引领行业迈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同期活动:
(一)第五届国际高峰论坛
展会同期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高峰论坛,堪称行业智慧的 “风暴眼”。届时,50 余位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与产业界的人物将齐聚一堂,围绕 100 多个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生物基材料商业化挑战分论坛上,专家们将直面生物基材料在市场推广中面临的成本高、性能稳定性待提升、消费者认知不足等难题,分享新的科研成果与市场策略。如某科研团队将带来新型生物基材料合成技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使其与传统石化基材料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企业代表则分享如何通过品牌营销与产品创新,提高生物基材料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
低空经济材料创新论坛聚焦飞行器轻量化、高性能材料需求。科研人员展示新型碳纤维增强发泡复合材料在无人机结构件中的应用,这种材料使无人机续航里程提升 20%;企业则分享如何与科研机构合作,实现材料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快速转化 。回收技术成本优化论坛汇聚了行业内的回收专家与企业高管,共同探讨如何降低泡沫回收过程中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从优化回收工艺到开发新型回收设备,从建立高效回收网络到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全方位为泡沫回收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
新能源汽车、鞋材、建筑保温等平行论坛也将同步举行,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案例分享等形式,为参会者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行业洞察,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把握先机 。
(二)首届 “金泡奖” 颁奖盛典
作为行业奖项,首届 “金泡奖” 颁奖盛典备受瞩目。该奖项聚焦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设立年度佳材料创新、设备研发、应用案例三大奖项,旨在表彰在发泡材料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与项目,树立行业创新 。
年度佳材料创新奖关注材料性能突破与绿色环保。某企业凭借研发的高性能、可降解的生物基发泡材料脱颖而出,这种材料在保持优异物理性能的实现了生物降解率达到 80% 以上,有效解决了传统发泡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包装、一次性用品等行业提供了绿色替代方案 。
年度佳设备研发奖侧重于设备的智能化、高效化与节能化。一款新型智能发泡成型设备荣获此奖,该设备搭载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产品需求控制发泡工艺参数,生产效率提高 30%,能耗降低 20%,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
年度佳应用案例奖则看重发泡材料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际效果。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阻燃发泡材料解决方案荣获该奖,通过在电池包中应用这种阻燃发泡材料,有效降低了电池热失控风险,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成为行业应用 。
获奖企业将获得全域媒体曝光,包括行业媒体深度报道、社交媒体平台专题推广等,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优选,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金泡奖” 的设立,不仅是对获奖企业的肯定与鼓励,更是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创新发展的方向,激励更多企业投身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推动发泡材料行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展会参与价值
Interfoam China 2025 精心制定买家计划,旨在为展商与全球优质采购商搭建直通桥梁,创造无限商业可能。展会定向邀请蔚来、比亚迪、海尔、联影等各行业头部企业采购团亲临现场,这些行业巨擘凭借在各自领域的深厚影响力与庞大采购需求,成为展会备受瞩目的焦点。为确保供需双方实现高效、对接,展会特别开设 VIP 对接通道,提供一对一商务洽谈服务,深入了解双方需求,快速匹配合作方案,大幅提升合作成功率 。
随着中国对 43 国免签政策的全面推行,Interfoam China 2025 迎来国际交流合作的黄金契机。欧美、日韩、拉美等地区的海外采购商预计将实现 108% 的大幅增长,他们怀揣着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与合作意向,为展商带来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在与海外采购商的交流中,展商不仅能够拓展国际业务版图,还能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为产品研发与市场策略调整提供国际化视角,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
Interfoam China 2025 不仅是技术展示的舞台,更是产业变革的枢纽。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到低空飞行器的减重革命,发泡材料正以 “气泡力量” 重塑万亿级市场。11 月 5 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E4 馆,诚邀全球产业链伙伴共赴这场 “轻量经济” 盛宴,携手解锁发泡材料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