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Web3 项目从0到1的策划海外宣发项目宣发孵化推特海内外媒体宣发:避开同质化陷阱,锚定垂直场景价值|龙链科技
2025-10-18 02:29  浏览:0
Web3 项目从0到1的策划海外宣发项目宣发孵化推特海内外媒体宣发:避开同质化陷阱,锚定垂直场景价值|龙链科技Web3 项目从 0 到 1 的策划:避开同质化陷阱,锚定垂直场景价值3.jpg

在 Web3 行业,“项目死亡率高” 的核心原因并非技术不足,而是策划阶段就陷入 “同质化迷思”—— 要么盲目复刻热点赛道,看到  火热就做通用市场,看到 DeFi 爆发就跟风做借贷协议,6 个月投入百万却因 “无差异化” 无人问津;要么忽视 “用户真实需求”,用复杂的技术术语包装项目,最终沦为 “开发者自嗨,用户不买单” 的空气项目;要么缺失 “合规与冷启动预判”,上线后才发现目标市场监管红线,或因无宣发资源导致项目零曝光。

实际上,Web3 项目策划的核心不是 “追热点、堆功能”,而是 “以垂直场景为锚点,用差异化解决具体痛点”。是中小团队,只要在策划阶段找准 “小而专” 的赛道,就能在竞争激烈的 Web3 生态中找到生存空间。

第一章 Web3 项目策划的 3 大核心误区:90% 项目死在启动前

很多团队把 Web3 项目策划等同于 “写一份白皮书”,却忽视了 “需求验证、合规适配、资源匹配” 的核心环节,最终让项目从源头就偏离轨道。

误区一:盲目追热点,陷入 “同质化内卷”

最典型的案例是 2023 年  头像热潮时,近 80% 的新项目都扎堆做 “AI 生成头像 ”,但 95% 的项目上线后地板价跌破铸造价。这些项目策划时仅关注 “头像风格”,却未思考 “用户为什么要买你的 ”—— 既无 IP 故事,也无实际权益(如社群权益、线下权益),最终沦为 “图片买卖”。类似的还有 DeFi 赛道,2024 年不少项目跟风做 “跨链质押协议”,但仅复制 Aave 的核心功能,未针对 “中小用户 Gas 费高”“质押资产流动性差” 等痛点做优化,上线后 TVL(总锁仓量)不足 10 万美元,运营 3 个月后被迫关停。本质问题:策划时只看 “赛道热度”,不看 “自身能解决的差异化痛点”,导致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误区二:忽视 “合规前置”,踩中监管红线

Web3 项目的合规不是 “上线后再补”,而是策划阶段就要嵌入框架。某团队 2023 年策划 “面向国内用户的 Web3 理财项目”,主打 “ 质押生息”,开发完成后才发现国内禁止 “虚拟资产理财”,不得不转向海外市场,但因前期未适配海外 KYC(身份验证)、反洗钱(AML)规则,又花 3 个月重构系统,错过市场窗口期。另一案例是某东南亚 Web3 支付项目,策划时未调研泰国《数字资产法》,上线后才发现 “非持牌机构不得从事法币与加密货币兑换”,导致支付通道被冻结,用户资金无法提现,项目直接停服。本质问题:把 “合规” 当成 “可选项”,而非 “必选项”,导致项目要么无法上线,要么上线后因违规被下架。

误区三:缺失 “用户价值锚点”,技术脱离需求

部分技术背景的团队策划项目时,过度关注 “技术先进性”,却忽视 “用户是否需要”。某团队开发 “基于 ZK-Rollup 的 Web3 社交协议”,技术上实现了 “隐私聊天 + 链上身份”,但策划阶段未调研用户需求 ——Web3 用户更关注 “社交数据确权” 而非 “隐私聊天”,且项目需用户学习复杂的 “ZK 钱包操作”,最终下载量不足 500 次,活跃用户仅 20 人。还有某 “Web3 元宇宙办公项目”,策划时加入 “3D 虚拟会议室、链上文件协作” 等功能,但忽略 “中小团队不需要复杂元宇宙场景,仅需轻量化链上考勤” 的需求,开发成本超 200 万元,却无企业客户买单。本质问题:用 “技术驱动” 代替 “需求驱动”,让项目成为 “技术展示品”,而非 “用户愿意使用的工具”。

第二章 垂直场景策划方法论:中小团队的 “小而专” 破局路径

Web3 生态的机会不在 “全品类覆盖”,而在 “垂直场景的精准切入”。中小团队策划项目时,可通过 “3 步筛选法” 找到差异化赛道,确保项目既有需求支撑,又有竞争壁垒。

第一步:选赛道 ——3 个标准锁定 “高需求、低竞争” 场景3.jpg

不是所有 Web3 场景都适合中小团队,策划时需满足三个核心标准:

用户痛点 “具体可感知”:避免 “解决模糊需求”,比如 “Web3 用户需要更好的体验” 就是模糊需求,而 “东南亚小商贩需要低成本的 Web3 收款工具(支持本地货币 Gcash)” 就是具体需求。这类需求的判断方法很简单 —— 去目标用户聚集的社群(如 Discord、)做访谈,若超过 50% 的用户表示 “这个问题我遇到过,希望有工具解决”,则需求成立。

竞争壁垒 “可构建”:不选 “头部平台已垄断” 的赛道(如 ETH 上的 DeFi 借贷、OpenSea 级别的  市场),而是选 “头部未覆盖” 的细分场景。例如 “东南亚农业 Web3 溯源”—— 头部平台关注 “****溯源”,中小团队可聚焦 “小农户的橡胶、咖啡豆溯源”,通过 “对接当地农业合作社” 构建壁垒,避免与头部直接竞争。

合规 “可落地”:提前调研目标市场的监管政策,选 “合规路径清晰” 的赛道。比如香港 Web3 项目可优先选 “数码港备案范围内的场景”(如  铸造工具、Web3 社群工具),无需申请高门槛的 “SFC 牌照”;东南亚项目可选 “非金融属性场景”(如 Web3 内容分发、 创作者工具),规避 “加密货币金融业务” 的监管限制。

第二步:定核心 ——1 个 “差异化卖点” 贯穿项目

找到赛道后,需提炼 “一句话卖点”,确保用户能快速理解项目价值。这个卖点必须满足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案例 1:某 “Web3 东南亚创作者 DAO 工具” 的卖点是 “无需代码,3 分钟创建 DAO(支持 Gcash 分账)”—— 区别于 Aragon 等需要 “技术团队搭建、仅支持 USDT 分账” 的重型工具,精准击中 “东南亚创作者不懂代码、需要本地货币分账” 的需求。

案例 2:某 “Web3 轻量农业溯源项目” 的卖点是 “农户用手机扫码即可完成橡胶溯源,无需购买专业设备”—— 区别于传统溯源项目 “需部署物联网设备(成本超 1 万元)” 的高门槛,让小农户也能使用。

案例 3:某 “Web3 宠物  工具” 的卖点是 “宠物疫苗记录上链, 可作为宠物‘数字身份证’用于宠物医院就诊”—— 区别于 “仅做宠物头像 ” 的项目,赋予  实际使用价值。

关键原则:卖点不要超过 2 个,多则用户记不住;且卖点必须 “可落地”,不能是 “未来将实现” 的空话。

第三步:画边界 —— 明确 “不做什么”,避免功能膨胀

中小团队资源有限,策划时需 “聚焦核心功能,砍掉非必要模块”。某 “Web3 跨境电商收款工具” 策划时,核心需求是 “帮助卖家接收海外买家的加密货币付款,并兑换为本地货币”,团队明确 “不做” 三件事:

不做 “跨境物流跟踪”(与收款核心需求无关);

不做 “多链支持”(初期仅支持 Polygon,降低开发成本);

不做 “买家信用评估”(中小卖家暂时不需要)。最终项目仅用 3 个月开发完成,核心功能满足率达 90%,上线后 30 天获取 200 + 卖家用户。另一案例是某 “Web3 学生社群工具”,策划时明确 “核心是‘链上签到 + 学习积分 ’,不做‘元宇宙课堂、链上考试’”,开发周期从 6 个月缩短至 2 个月,上线后成为某 Web3 高校联盟的指定工具。

关键原则:策划阶段就画好 “功能边界”,核心功能占比不低于 80%,非核心功能坚决不做,避免 “功能膨胀导致开发周期延长、成本超支”。

第三章 策划落地的 4 个关键步骤:从 “想法” 到 “可执行方案”

好的策划不是 “纸上谈兵”,而是 “可落地的行动方案”。中小团队需通过 4 个步骤,将 “项目想法” 转化为 “清晰的开发与运营计划”。

步骤 1:用户调研 —— 用 “社群访谈 + 最小原型” 验证需求

不是所有 “用户说需要” 的需求都值得做,需通过 “最小原型” 验证真实性。某 “Web3 女性创作者  工具” 策划时,先在 Instagram 女性艺术社群发起访谈,收集到 “希望  铸造时自动添加‘女性创作者标识’,方便品牌方筛选合作” 的需求后,制作 “静态原型页面”(用 Figma 设计,展示 “铸造时勾选‘女性创作者’,生成专属标识” 的流程),让 100 名目标用户试用,85% 的用户表示 “愿意使用”,才确定需求成立。调研工具推荐:

访谈:Discord/ 社群定向邀请(用 “免费  空投” 吸引用户参与);

原型:Figma(静态界面)、Miro(流程演示),无需开发代码,1-2 周即可完成;

数据验证:关注 “用户是否愿意为功能付费”(如 “若工具收费 10 USDT / 年,你是否愿意购买”),付费意愿超 30% 的需求才值得做。

步骤 2:合规框架搭建 —— 提前对接 “监管要求 + 合作资源”

策划阶段需明确 “合规路径”,并对接必要资源,避免后期返工。某 “香港 Web3  铸造工具” 策划时,做了三件事:

调研合规要求:确认香港数码港 “虚拟资产相关服务备案” 的条件(如 KYC、AML、数据隐私保护),将 “用户实名认证、链上地址筛查” 纳入核心功能;

对接合作方:提前与香港持牌的  存储服务商(如 Animoca Brands 旗下平台)达成合作,确保  铸造后可合规存储;

预留接口:在系统设计时预留 “香港海关反洗钱数据上报接口”,避免后期重构。最终项目仅用 1 个月完成备案,比同类项目快 2 个月上线。

步骤 3:MVP 功能拆解 —— 用 “核心功能清单” 控制成本

MVP(最小可行产品)不是 “简化版产品”,而是 “包含核心卖点的最小功能集合”。某 “Web3 轻量 DAO 工具” 策划时,MVP 功能清单仅 3 项:

核心功能 1:“1-click 创建 DAO”(支持 Polygon 链,无需代码);

核心功能 2:“简单提案投票”(仅支持 “同意 / 反对”,降低操作门槛);

核心功能 3:“USDT 小额分账”(支持 DAO 成员按比例提现)。非核心功能(如 “DAO 财务报表、跨链投票”)全部砍掉,开发成本从 80 万元降至 30 万元,上线后 30 天获取 50 个中小 DAO 用户,验证了需求后再迭代功能。拆解方法:用 “用户旅程图” 梳理 “从用户进入到完成核心操作” 的所有步骤,仅保留 “必不可少的功能”,比如 “用户铸造 ” 的旅程是 “上传图片→填写信息→支付 Gas 费→铸造完成”,则 “图片压缩、Gas 费补贴” 是核心功能,“ 交易、质押” 是非核心功能。

步骤 4:冷启动资源预判 —— 确保上线后有 “第一批用户”

很多项目策划时忽视 “冷启动资源”,上线后才发现 “无人使用”。某 “Web3 职场社交工具” 策划时,提前对接 3 家 Web3 招聘平台,约定 “平台推荐用户使用工具生成‘链上简历’,可获得优先面试机会”,上线后 30 天获取 1000 + 用户;另一 “Web3 学生学习工具” 策划时,与 5 所高校的 Web3 社团合作,通过 “社团活动推广” 获取首批 500 名用户。冷启动资源无需 “大 KOL、大平台”,中小团队可聚焦三类资源:

垂直社群:如目标用户是创作者,对接 Instagram 艺术群、站酷 Web3 板块;

行业合作:如做支付工具,对接东南亚小商贩协会、Web3 小电商平台;

种子用户:通过 “免费使用 + 小额激励”(如 “首月免费,邀请好友送 1 USDT”)吸引首批用户。

第四章 策划避坑指南:3 个 “反常识” 原则

Web3 项目策划有很多 “看似正确,实则错误” 的认知,中小团队需掌握 3 个 “反常识” 原则,避免走弯路。

原则一:“不做全链支持”,初期聚焦单链

很多团队策划时认为 “支持多链更有竞争力”,但实际上,多链支持会导致开发成本翻倍、合规复杂度增加。某 “Web3 钱包工具” 策划时初期支持 ETH、BSC、Solana 三条链,开发周期从 3 个月延长至 6 个月,且因 Solana 链的钱包适配问题,用户投诉率超 40%。后来团队砍掉 Solana 链,聚焦 ETH/BSC,开发成本降低 50%,用户满意度提升至 90%。建议:初期仅支持 1 条 “目标用户聚集、开发成本低” 的链(如东南亚用户选 BSC,香港用户选 Polygon),用户量突破 1 万后再考虑多链。

原则二:“不追求‘去中心化’jizhi”,适度中心化降低门槛

Web3 的核心是 “用户掌控资产”,但不是 “所有环节都要去中心化”。某 “Web3 内容平台” 策划时坚持 “全去中心化存储(IPFS)、全链上投票”,导致用户上传内容加载速度超 10 秒,投票 Gas 费超 0.5 USDT,70% 用户因 “体验差” 放弃使用。后来团队调整为 “内容元数据上链,内容文件中心化加速存储;投票先在中心化服务器统计,结果再上链”,加载速度降至 2 秒,投票成本降至 0.01 USDT,用户留存率提升 40%。建议:“去中心化” 是手段,不是目的。核心资产(如用户钱包、交易记录)上链,非核心环节(如内容加载、数据统计)可适度中心化,平衡体验与去中心化。

3.jpg

相关新闻
联系方式
公司:深圳龙霸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姓名:高先生(先生)
职位:销售经理
电话:0755-32883338
手机:13632978801
传真:0755-32883338
地区:广东-深圳
地址:龙华区民治
拨打电话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