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只能在每个节日里,在父母遗像前摆放一些应时的食物,表达一点心情。我不能像父亲母亲那样,一到节日,要么打电话问我们吃的啥、告诉我做点儿啥,要么把做好的吃食送(带)给我们。父亲逝世前一年端午节,母亲做好了米糕,父亲用盆子提着,搭上班车分别去两个女儿和市里的儿子家送。电话里知道我有分的粽子,就没给我带。当时听到父亲给妹妹弟弟送米糕的时候,心里暖暖的。
离端午还有20天,提前把粽子做了,算是提前在家里把节过了。明天给父母遗像前供上粽子,正好提前告诉他们我要出去的消息。忽然想到,似乎没什么理由“半推半就”地包了半锅粽子,其实还是有很重要理由的:因为这个节我们远在他乡,无法也不可能在那天给爹妈献一只粽子啊!
世上有许多事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无关,实则大有关联。
像包粽子这样的事情,我学过试过好多。生活中的人,什么事情都应当尝试着做一做,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基本生活态度。现在的年轻人好办,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卡一刷买来就是。我们不行,因为父母言传身教给我的,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再说,在这个食品质量危机重重的时代,能自己做的食品,自己做出来吃,还是放心一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