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环氧植筋胶环氧植筋胶A级胶植筋技术
12.1 设计规定
1 植筋技术之所以仅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不适用素混凝土结构和过低配筋率的情况,是因为这项技术主要用于连接原结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而言,压浆饱满率高的孑L道自然更为有利。因此,预应力孔道压浆的施工还是需要严格的监控,以保证质量。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要求,并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为保证孑L道压浆的饱满率,在孔道压浆施工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现场试验,对一定长度、曲率和直径的孑L道所要求的浆体的稠度、体积、稳压强度和压浆所需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按量化指标进行压浆施工。构构件与新增构件,只有*原构件混凝土具有正常的配筋率和足够的筘筋时,这种连接才是有效而可靠的。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这种连接承载的安全性,还必须按充分利用钢筋强度和延性的破坏模式进行训‘算。但这对素混凝上构件来说,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的。因为在素混凝上中要保证植筋的强度得到充分发挥,必需有很大的间距和边距,而这在建筑结构构造上往往难以满足。此时,只能改用按混凝土基材承载力设计的锚栓连接。
2 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直接影响植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特别是悬挑结构、构件更为敏感。为此,必须规定对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低要求。
3 承重构件植筋部位的混凝土应坚实、无局部缺陷,且配有适对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受弯构件的弯曲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件尺寸分为两种,长度分别为1000mm与4500mm,截面尺寸分别为100x150mm与145×230mm,加载方式采取四点弯曲加载。长1000mm的试件采用截面为0.8×67mm的碳纤维板进行加固,长4500mm的试件采用截面为1.3×90mm的碳纤维板进行加固。两种碳纤维板材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414MPa与111GPa、1284MPa与115GPa。初始应力水平分别为碳纤维抗拉强度的25%,40%及50%。非预应力碳纤维加固的对比试件的破坏模式是碳纤维的剥离破坏:预应力加固试件的破坏模式大多是碳纤维板的拉断。作者报告称预应力降低了截面内中和轴的位置,截面大部分混凝土受压,因此提高了混凝土的利用效率。作者发现预应力碳纤维板可以减小构件的整体变形,从而使得碳纤维更有效率,另外也较非预应力碳纤维承担更多的荷载。量钢筋和箍筋,才能使植筋正常受力。因此,不允许有局部缺陷存在于锚固部位;即使处于锚固部位以外,也应先加固后植筋,以保证安全和质量。
4 国内外试验表明,带肋钢筋相对肋面积Ar的不同,对植筋的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其影响范围大致在0.9~1.16之间。*0.05≤Ar<0.08时,对植筋承载力起提高作用;*Ar>0.08时起降低作用。因此,我国国家标准要求相对肋面积应在0.055~0.065之间。然而国外有些标准对Ar的要求较宽,允许0.05≤Ar≤0.1的带肋钢筋均为合格品。在这种情况下,若接受Ar>0.08的产品,显然对植筋的安全质量有影响,故规定*采用进口的带肋钢筋时,应检查此项目,并且至少应要求其Ar值不应大于0.08。
5 这是根据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抽样检测20余种中、高档锚固型结构胶粘剂的试验结果,参照国外有关技术资料制定的,并且在实际工程的试用中得到验证。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植筋技术在承重结构中应用的安全。
6 本条规定了采用植筋连接的结构,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
但应说明的是,这是按常温条件下,使用普通型结构胶粘剂的性能确定的。*采用耐高温胶粘剂粘结时,可不受此规定限制,但基材混凝土应受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及其条文说明对结构表面温度规定的约束。
7 本条的规定仅就植筋设计而言,但植筋的工作性能及其安全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施工质量。因此,在实施本规定时,还应在施工图中对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如何确保质量的具体要求。
12.2 锚固计算
12.2.1~12.2.3 本规范对植筋受拉承载力的确定,虽然是以充分利用钢材强度和和延性为条件的,但在计算其基本锚固深度时,却是按钢材屈服和与粘结破坏同时发生的临界状态进行确定的。因此,在计算地震区植筋承载力时,对其锚固深度设计值的确定,尚应乘以保证其位移延性达到设计要求的修正系数。试验表明,该修正系数只要符合本条的规定,其所植钢筋不仅都能屈服,而且后继强化段明显,能够满足抗震对延性的要求。
另外,应说明的是在植筋承载力计算中还引入了防止混凝土劈裂的计算系数。这是参照ACl38-2002的规定制定的;但考虑到按ACI公式计算较为复杂,况且也有必要按我国的工程经验进行调整,故而采取了按查表的方法确定。
12.2.4 锚固用胶粘剂粘结强度设计值,不仅取决于胶粘剂的基本力学性能,而且还取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结构的构造条件。表12.2.4规定的粘结强度设计值是参照ICBO对胶粘剂粘结强度规定的安全系数以及EOTA给出的取值曲线,按我国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确定的。从表面上看,本规范的取值似乎偏高,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本规范引入了对植筋构件不同受力条件的考虑,并按其风险的大小,对基本取值进行了调整。这样得到的后结果,对非悬挑的梁类构件而言,与欧美取值相*,相差不到4%:对悬挑结构构件而言,取值要比欧洲低,但却是必要的;因为这类构件的植筋受力条件为不利,必须要有较高的安全储备才能保证植筋连接的可靠性:所以根据修订组的试验数据和专家论证的意见作了调整。至于一般构件对植筋锚固深度的植筋,其粘结强度设计值虽略有提高,但从C30混凝土的取值来看,也只比欧洲取值高了0.3MPa,且仅用于直径不大于20mm的植筋,不会对安全有显著影响。
12.2.5 本条规定的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性能影响的修正系数,是参照欧洲有关指南和我国的试验研究结果制定的。
12.2.6 *前植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植筋胶公司为了标谤其“优质”产品的性能,任意推荐使用10d~12d的锚固深度。这对承重结构而言是极其危险的,特别是在种植群筋的情况下,无一不在很低的荷载下便发生脆性破坏,而这在单筋短期拉拔试验中是很难查觉的;但有些经验不足的设计人员,却为了解决构件截面尺寸较小无法按锚固深度设计值植筋的问题,而在推销商的误导下,贸然采用很浅的锚固深度,以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调查表明,在国内已有不少类似的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必须制定强制性条文予以防止这类事故的再度发生。
<在所有情形中,环氧涂层的老化均在腐蚀的发展阶段加速进行,而钢筋的腐蚀速度则取决于诸如混凝土的湿度和电阻率、钢筋的电连续性以及阴极区氧的浓度等因素。尽管环氧涂层钢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但是它还存在固有的缺点,使一些研究者怀疑它的性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使用环氧涂层钢筋会降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而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性质与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力传递有关。span style="font-size:16px;"> 12.3 构造规与用有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相比,用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可有效提高梁的屈服荷载,对极限荷载提高程度较小。由于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屈服荷载进行计算,因此用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强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定
12.3.1 本条规定的小锚固深度,是从构造要求出发,参照国外有关的指南和技术手册确定的,而且已在我国试用过几年,其所反馈的信息表明,在—般情况下还是合理可行的;只是对悬挑结构构件尚嫌不足。为此,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作出了应乘以1.5修正系数的补充规定。
12.3.2~12.3.3 与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规定相对应,可参考该规范的条文说明。
12.3.4 植筋钻孔直径的大小与其受拉承载力有一定关系,因此,本条规定的钻孔施工时必须戴手套、口罩、护目镜安全帽等防护用品操作。直径是经过承载力试验对比后确定的,应得到认真的遵守,不得以植筋公司的说法为凭。
A级环氧植筋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