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 : | 北京 | 适用范围 : | 结构植筋 |
材质 : | 环氧树脂 | 规格 : | 45KG/组 |
功能 : | 植筋锚固 | 品牌 : | 博瑞双杰 |
12.1 设计规定
1 植筋技术之所以仅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不适用素混凝土结构和过低配筋率的情况,是因为这项技术主要用于连接原结构构件与新增构件,只有*原构件混凝土具有正常的配筋率和足够的筘筋时,这种连接才是有效而可靠的。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这种连接承载的安全性,还必须按充分利用钢筋强度和延性的破坏模式进行训‘算。但这对素混凝上构件来说,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的。因为在素混凝上中要保证植筋的强度得到充分发挥,必需有很大的间距和边距,而这在建筑结构构造上往往难以满足。此时,只能改用按混凝土基材承载力设计的锚栓连接。
2 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直接影响植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特别是悬挑结构、构件更为敏感。为此,必须规定对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低要求。
3 承重构件植筋部位的混凝土应坚实、无局部缺陷,且配有适量钢筋和箍筋,才能使植筋正常受力。因此,不允许有局部缺陷存在于锚固部位;即使处于锚固部位以外,也应先加固后植筋,以保证安全和质量。
4 国内外试验表明,带肋钢筋相对肋面积Ar的不同,对植筋的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其影响范围大致在0.9~1.16之间。*0.05≤Ar<0.08时,对植筋承载力起提高作用;*Ar>0.08时起降低作用。因此,我国国家标准要求相对肋面积应在0.055~0.065之间。然而国外有些标准对Ar的要求较宽,允许0.05≤Ar≤0.1的带肋钢筋均为合格品。在这种情况下,若接受Ar>0.08的产品,显然对植筋的安全质量有影响,故规定*采用进口的带肋钢筋时,应检查此项目,并且至少应要求其Ar值不应大于0.08。
5 这是根据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抽样检当采用纤维复合材料对框架粱负弯矩区进行受弯加固时,应采取下列构造措施:支座处无障碍时,纤维复合材应在负弯矩包络图范围内连续粘贴:其延伸长度的截断点应位于正弯矩区,且距正负弯矩转换点不应小于lm。支座处虽有障碍,但梁上有现浇板,且允许绕过柱位时,宣在梁侧4倍板厚范围内,将纤维复合材粘贴与板面上。柱2一梁3一板顶面纤维复合材h,一板厚当加固的受弯构件为板时,纤维复合材应选择多条密布的方式进行粘贴,不得使用未经裁剪成条的整幅织物满帖。母当受弯构件粘贴的多层纤维织物允许截断时,相邻两层纤维织物宜按内短外长的原则分层截断;外层纤维织物的截断点宜越过内层截断点200mm以上,并应在截断点加设u形箍。当采用环形箍、U形箍或环向围束加固正方形和矩形截面构件时,其截面棱角应粘贴前通过打磨加以圆化;梁的圆化半径r,对碳纤维不应小于20mm;对玻璃纤维不应小于15mm,柱的圆化半径,对碳纤维不应小于25mm;对玻璃纤维不应小于20mm。测20余种中、高档锚固型结构胶粘剂的试验结果,参照国外有关技术资料制定的,并且在实际工程的试用中得到验证。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植筋技术在承重结构中应用的安全。
6 本条规定了采用植筋连接的结构,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
但应说明的是,这是按常温条件下,使用普通型结构胶粘剂的性能确定的。*采用耐高温胶粘剂粘结时,可不受此规定限制,但基材混凝土应受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及其条文说明对结构表面温度规定的约束。
7 本条的规定仅就植筋设计而言,但植筋的工作性能及其安全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施工质量。因此,在实施本规定时,还应在施工图中对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如何确保质量的具体要求。
12.2 锚固计算
12.2.1~12.2.3 本规范对植筋受拉承载力的确定,虽然是以充分利用钢材强度和和延性为条件的,但在计算其基本锚固深度时,却是按钢材屈服和与粘结破坏同时发生的临界状态进行确定的。因此,在计算地震区植筋承载力时,对其锚固深度设计值的确定,尚应乘以保证其位移延性达到设计要求的修正系数。试验表明,该修正系数只要符合本条的随着锈蚀板龄期的增长,板底面相继出现纵筋锈蚀裂缝、分布钢筋顺筋锈蚀裂缝、保护层脱落,这些都影响着板的破坏形式,板破坏最终由原由锈蚀裂缝被拉宽扩展造成。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纵筋裂缝宽度变化很小。对比分析表明,板承载力随龄期增大而非线性下降,根据规律提出了承载力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四年内承载力降低为原承载力的53%、42%、30%、17%。规定,其所植钢筋不仅都能屈服,而且后继强化段明显,能够满足抗震对延性的要求。
另外,应说明的是在植筋承载力计算中还引入了防止混凝土劈裂的计算系数。这是参照ACl38-2002的规定制定的;但考虑到按ACI公式计算较为复杂,况且也有必要按我国的工程经验进行调整,故而采取了按查表的方法确定。
12.2.4 锚固用胶粘剂粘结强度设计值,不仅取决于胶粘剂的基本力学性能,而且还取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结构的构造条件。表12.2.4规定的粘结强度设计值是参照ICBO对胶粘剂粘结强度规定的安全系数以及EOTA给出的取值曲线,按我国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确定的。从表面上看,本规范的取值似乎偏高,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本规范引入了对植筋构件不同受力条件的考虑,并按其风险的大小,对基本取值进行了调整。这样得到的后结果,对非悬挑的梁类构件而言,与欧美取值相*,相差不到4%:对悬挑结构构件而言,取值要比欧洲低,但却是必要的;因为这类构件的植筋受力条件为不利,必须要有较高的安全储备才能保证植筋连接的可靠性:所以根据修订组的试验数据和专家论证的意见作了调整。至于一般构件对植筋锚固深度的植筋,其粘结强度设计值虽略有提高,但从C30混凝土的取值来看,也只比欧洲取值高了0.3MPa,且仅用于直径不大于20mm的植筋,不会对安全有显著影响。
12.2.5 本条规定的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性能影响的修正系数,是参照欧洲有关指南和我国的试验研究结果制定的。
12.2.6 *前植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植筋胶公司为了标谤其“优质”产品的性能,任意推荐使用10d~12d的锚固深度。这对承重结构而言是极其危险的,特别是在种植群筋的情况下,无一不在很低的荷载下便发生脆性破坏,而这在单筋短期拉拔试验中是很难查觉的;但有些经验不足的设计人员,却为了解决构件截面尺寸较小无法按锚固深度设计值植筋的问题,而在推销商的误导下,贸然采用很浅的锚固深度,以致给工程留试验证明在受弯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受拉面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补强的方法,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加国方法,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铜筋混凝土梁、板的承載力。对于具有足够抗压强度的梁,在铜筋屈服后,发生碳纤维增强塑料拉断碳坏,这时,不仅材料得到充分应用,而且梁具有相当的延性。发生碳纤维增强塑料剥高碳坏时,碳纤维增强塑料的高强特性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延性降低。可以通过合理的设i;l和增加锚固措施避免这种碳坏。下了隐患。调查表明,在国内已有不少类似的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必须制定强制性条文予以防止这类事故的再度发生。
12.3 构造规定
12.3.1 主梁裂缝是混凝土斜拉桥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营运由于混凝土必须流筑在地基或者混凝士上,不但它们的初始温度条件不同,它们的物理力学性能也有差别。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在地基面上要受地基约束,因而要生温度应力。在混凝内部,先后浇注的时间不同,散热条件和水泥用量不同等原因,混凝内部将出现非线性温度场分布,出現变形不一致的现象,因而,在混凝土内部,也要产生温度应力。在地基(或老混凝土)附近,地基(或:老混凝土)的约東影响很大,温度应力主要受地基的约束条件控制,在脱离地基约束的部位,主要受混凝土内部非线性温度场的约束条件控制,浇筑层面的表面裂缝,主要由垂直方向的非线性温度场所造成。因此,減少约束条件,降低混凝土发热量是減少温度应力的主要措施,也是防止或減少严重危書裂缝发生和发展的要措施。安全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由于混凝土斜拉桥构造和受力的复杂性,其裂缝的分布形式和成因更为复杂,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还比较少。箱梁顶板纵向裂缝、横隔梁裂缝和跨中无索区的底板、腹板裂缝是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最常见的裂缝形式。其中,顶板纵向裂缝和横隔梁裂缝主要是由竖向温度梯度效应引起的,而跨中无索区的底板和腹板裂缝是主梁在各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本条规定的小锚固深度,是从构造要求出发,参照国外有关的指南和技术手册确定的,而且已在我国试用过几年,其所反馈的信息表明,在—般情况下还是合理可行的;只是对悬挑结构构件尚嫌不足。为此,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作出了应乘以1.5修正系数的补充规定。
12.3.2~12.3.3 与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规定相对应,可参考该规范的条文说明。
12.3.4 植筋钻孔直径的大小与其受拉承载力有一定关系,因此,本条规定的钻孔直径是经过承载力试验对比后确定的,应得到认真的遵守,不得以植筋公司的说法为凭。
植筋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