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 : | 北京 | 适用范围 : | 结构植筋 |
材质 : | 环氧树脂 | 规格 : | 45KG/组 |
功能 : | 植筋锚固 | 品牌 : | 博瑞双杰 |
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 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计算系数,按本规范表12.2.3的确定; —植筋公称直径; —植筋用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12.2.4 的规定值采用。
考虑混凝土劈裂影响的计算系数αsp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mm) 25 30 35 ≥40 箍筋设置情况 直径 (mm) 6 8或10 6 8或10 ≥6 ≥6 间距s(mm) 在植筋锚固深度范围内, 应不大于100m植筋 直径 (mm) ≤20 1.0 1.0 1.0 1.0 25 1.15 1.1 1.1 1.05 1.05 1.0 32 1.3 1.2 1.2 1.15 1.15 1.1
注:*钢筋直径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αsp值。 12.2.4 植筋用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设计值应按表12.2.3的规定值采用。
表14.2.3 粘结强度设计值
胶粘剂等级 构造条件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粘钢加固法就是通过专业的配套结构胶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上,通过结构胶使之与混凝土构件达到协同工作,来大幅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延性和刚度的一种加固方法。粘钢加固法与其他的加固方法比较,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先进性,主要有:坚固耐用、施工快速、简捷轻巧、灵活多样、经济合理。不过该加固技术对使用的环境和加固混凝土构件表面平整度、混凝土构件的强度都有相应的要求,且不宜在高温和腐蚀环境中使用。0 C40 ≥C60 A级胶或B级胶 s1≥5d、s2≥2.5d 2.3 2.7 3.4 3.6 4.0 A级胶 s1≥6d、s2≥3.0d — 3.0 3.6 4.0 4.5 s1≥7d、s2≥3.5d — — 4.0 4.5 5.0
注:1 *使用表中的 值时,其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低于现行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值;
2 表中 为植筋间距, 为植筋边距;
3 表中 值仅适用于带肋钢筋的粘结锚固。
12.2.5 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对各板板底的裂缝图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纵向锈蚀裂缝,钢筋处两端裂缝宽度较中间区段裂缝宽度小,而3、4号位钢筋处两端锈蚀裂缝宽度较中间位置宽度大。,也说明了这一点。钢筋处裂缝在板龄期达到7年时早己贯通,板两端由于是搁置端受约束大,而板中间区段受约束较小,所以中部区段钢筋位置处混凝土受周围混凝土的约束相对较小,在钢筋锈蚀后裂缝由两端向中部扩展过程中,中间区段较小的锈蚀就会产生较大的裂缝。而3、4号钢筋位置处裂缝则贯通较晚,到9年期时还没有充分扩张,导致两端比中间裂缝宽。另外板两端的吊装孔也为氯离子的渗透提供了通道,造成钢筋锈蚀加剧,裂缝宽度较宽。板底面出现了大量的横向锈蚀裂缝,基本上每一钢筋位置处都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主要是由于主筋内侧的分布钢筋锈蚀胀裂产生的,裂缝分布较为均匀,宽度都较小,多集中在O.2左右。 (12.2.5) 式中: —考虑结构构件应力状态对承载力影响的系数:*为悬挑结构构件时, ;*为非悬挑的重要构件接长时, *为其他构件时, —混凝土孔壁潮湿影响系数,对耐潮湿型胶粘剂,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值采用,但不得低于1.1。 —使用环境的温度(T)影响系数,* 时,取 在盐水溶液中迁移型阻锈剂MCI.A在钢筋表面形成防护膜的速度快于现有阻锈剂产品,MCI.A形成防护层的牢固度大于现有阻锈剂产品。迁移型阻锈剂在盐溶液中的阻锈性能优劣与否,并不能直接代表其实际在钢筋混凝土中的作用过程及阻锈性能,迁移型阻锈剂的阻锈性能还必须通过其在砂浆及混凝土中来检验。;* 时,应采用耐高温胶粘剂,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 值采用;* 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12.2.6 承重结构植筋的锚固深度必须经过设计计算确定;严禁按短期拉拔试验值或厂商技术手册的推荐值采用。
12.3 构造规定
12.3.1 *按构造要求植筋时,其小锚固长度 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受拉钢筋锚固: max{0.3ls;10d;100mm};
2 受压钢筋锚固:max承重结构用的胶粘剂,按其基本性能分为A级胶和B级胶;对重要结构、悬挑构件、承受动力作用的结构、构件,以及业主要求使用优质胶的场合,应采用A级胶;对一般结构可采用A级胶或B级胶。锚固用胶粘剂力学性能检验合格指标。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加固用的胶粘剂,其钢.钢粘接抗剪性能必须经湿热老化检验合格。湿热老化检验应在50℃温度和98%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按GB50367录L规定的方法进行。{0.6ls;10d;100mm}。
注:对悬挑结构、构件尚应乘以1.5的调整系数。
2 *所植钢筋与原有钢筋搭接(图12.3.2)时,其受拉搭接长度 ,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 —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表12.3.2取在80年代对大面积混凝土的性能和温度进行了分析,配合工程实例讨论了温度应力的计算,从原材料预冷却、混凝土养护时温度控制、混凝土测温技术和设计施工中防止裂缝的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大面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值。 表12.3.2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 值 1.2 1.4 1.6 注:1 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的定义按现行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采用; 2 *实际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值; 3 对梁类构件,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钢筋搭接示意图 12.3.3 *植筋搭接部位的箍筋间距 不符合表12.2.3的规定时,应进行防劈裂加固。此时,可采用纤维织物复合材的围束作为原构件的附加箍筋进行加固。围束可采用宽150mm,厚度不小于0.111mm的条带缠绕而成,缠绕时,围束间应无间隔,且每一围束,其所粘贴的条带不应少于3层。对方形截面尚应打磨棱角,打磨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9.9.10条的要求。若采用纤维织物复合材的围束有困难,也可剔去原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增设新箍筋(或钢箍板)进行加密(或增强)后再植筋。 12.3.4 新植钢筋与原有钢筋在搭接部位的净间距,应按本规范图12.3.2的标示值确定。若净间距超过4d,则搭接长度 应增加2d,但净间距不得大于6d。 12.3.5 用于植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小厚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14.3.4) 式中:D为钻孔直径,应按表12.3.5确定。 表12.3.5 植筋直径与对应的钻孔直径设计值 钢筋直径d(mm) 钻孔直径设计值D(mm) 12 15 14 18 16 20 18 22 20 25 22 28 25 31 28 35 32 40 注:按钻孔直径设计值D进行施工时,实际钻孔允许有+2mm、-1mm的偏差。 条文说明
植筋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