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导水沟槽纸模地砖混凝土主结构导水管组合主水流空调层副集水透水层海绵城市蓄水与透气特性原来地面海绵城市更惊人的效应则是改善都市热岛,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地面之下储存了20座大湖,夏季大约可以降温3摄氏度,等于节约将近30亿度用电,避免1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土壤成为城市的稀有资源,绿地系统蓄水性弱,硬化路面渗水性差,城市之肺不能正常呼吸。
有专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在水泥地面开气孔,让城市能够呼吸。
每年的八九月份都是台风、暴雨、天文大潮的多发期,风、雨、潮“三聚头”,让城市的防汛防涝“鸭梨”巨大。
台风将近暴雨难免,水泥城市”难接地气。
让城市呼吸的方法是让脚下的大地打穿气孔。
日前,中国台湾地区有位全球气候变迁研究专家柳中明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
柳中明表示,把城市改变成为一种海绵城市的概念,雨水一来它就吸水,我们就让城市吸饱水,大热天的时候,城市地底里面储的水就会蒸发出来,也让水泥城市下的土壤被封死的状况之下,把那个气孔全面打开。
城市绿地特性被遗忘
在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4%,可今夏的暴雨却没能流进占北京总面积近一半的绿地。
为突出城市景观,北京市几乎所有的绿地都高出周围。
下雨时,城市的雨水不是往绿地里流,而是往路上流,绿地起不到有效缓解城市排洪压力的作用。
在东京和大坂,街头的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无一例外地采用“沉降式”,比周围地面低0.5米~1米,雨水可以轻易在此汇聚并渗入地下。
城市还有一个的特点,即土壤成为稀有资源。
大量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等材料,土壤被压实,结构遭到破坏,渗水能力丧失。
这就导致本应成为地下水水源的大量降雨,反而成为城市排水的巨大负担。
水泥大楼,柏油路面,都市以隔绝一切大自然的方式作为文明象征,看似坚不可摧,其实是让地球皮肤坏死再也不能呼吸。
在极端气候变迁因子的导引下,暴雨、洪流、干旱、热浪,城市将会变成灾难引爆的核心。
城市之肺不能正常呼吸
北京7月21日的暴雨,掀起了今夏关于城市内涝的讨论。
据住建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
为何内涝只发生在城市?这与城市的特点有关,如建筑物多、绿地少、路面硬化度高,更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缺失有关,如绿地、河湖多数仅仅是景观。
不少城市的河湖风华不似当年,河湖调蓄功能大大下降,城市之肾不能正常代谢。
下水道再完善,河道承接能力不足,内涝依然不可根治。
土壤成为城市的稀有资源,绿地系统蓄水性弱,硬化路面渗水性差,城市之肺不能正常呼吸。
台湾品岱股份董事长陈瑞文将海绵城市概念变为现实。
以现在台北市的排水系统设计,只要一天累计雨量超过78毫米就会淹水,但实验数据却显示,如果全台北市的道路铺面全部换成生态工法路面,可以承受的透水率将会是一分钟200毫米,而地底可以容纳的储水量则相当于20座大湖公园滞洪池、18座东京地下滞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