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卷蛾科小食心虫属的一种昆虫。
幼虫为害果多从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
幼虫蛀入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渐扩大,俗称"黑膏药"。
苹果蛀孔周围不变黑。
李幼果被害易脱落,李果稍大受害不脱落,蛀食桃李杏多为害果核附近果肉。
一代、二代幼虫危害樱桃、桃树嫩梢多从上部叶柄基部蛀入髓部,向下蛀至木质化处便转移,蛀孔流胶并有虫粪,被害嫩梢渐枯萎,俗称"折梢"。
成虫成虫体长5~7mm,翅展11~14mm,暗褐或灰黑色。
下唇须灰褐上翘。
触角丝状。
前翅灰黑,前缘有10组白色短斜纹,中央近外缘1/3处有一明显白点,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后缘有一些条纹,近外缘约有10个小黑斑。
后翅浅茶褐色,两翅合扰,外缘合成钝角。
足灰褐色,各足跗节末灰白色。
腹部灰褐色。
幼虫体长10~13mm,淡红至桃红色,腹部橙黄,头黄褐色,前胸盾浅黄褐色,臀板浅褐色。
胸、腹部淡红色或粉色。
臀栉4~7齿,齿深褐色,。
腹足趾钩单序环30~40个,臀足趾钩20~30个。
前胸气门前片上有3根刚毛。
卵卵扁椭圆形,中央隆起,直径0.5~0.8mm,表面有皱折,初乳白,后淡黄,孵化前变黑褐色。
发生规律 在北方(如辽宁),梨小食心虫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下、剪锯口处结茧越冬,单植梨园梨小 发生2~3代。
越冬代成虫发生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发生在6月末至7月末;
第二代成虫发生在8月初至9月中旬。
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梨芽、新梢\嫩叶、叶柄,极少数为害果。
有一些幼虫从其他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蛀人果中,在皮下浅层为害。
还有和梨大食心虫共生的。
第二代幼虫为害果增多,
第三代果为害最重,第三代卵发生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在桃、梨兼植的果园,梨小第一代、第二代主要为害桃梢,第三代以后才转移到梨园为害。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单植梨园,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人工摘除被害虫果;
桃梨兼植园,及时摘除被害桃梢,减少虫源,减轻后期对梨的为害;种植诱集植物,试验证明,在梨园周围零星种植李子树,诱集梨小在李果内产卵,在北京,5月初,95%以上的李果均被梨小食心虫蛀食,在其脱果前,及时摘除全部受害李果,集中销毁,可有效压低当年虫口数量;
黑光灯诱杀;在越冬脱果前(北方果区一般在8月中旬前),在主枝主干上,利用束草或麻袋片诱杀脱果越冬的幼虫;建园时,尽量避免与桃、杏混栽或近距离栽植,杜绝梨小在寄主间相互转移;
在果园中设置糖醋液(红糖:醋:白酒:水=1:4:1:16)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
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从3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可以有效诱杀。
生物防治
1、梨小食心虫性迷向丝技术:利用成虫交配需要释放信息素寻找配偶的生物习性。
利用高浓度长时间的信息素干扰,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达到无法交配产卵以保护果园的目的。
今年随着技术改进和完善已经有相对完善的产品。
主要有的厂家有深圳百乐宝、中捷四方、宁波纽康、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
这种技术使用简单方便,减少农药甚至不需使用农药,符合食品安全的发展。
使用方法及用法:以嘉禾源硕梨小食心虫性迷向丝为例:一年只需使用一次,亩用量40跟左右。
持续时间6月以上,这样一个生长季只使用一次。
2、赤眼蜂防治技术:以梨小食心虫诱芯为监测手段,在蛾子发生高峰后l~2天,人工释放松毛赤眼蜂,每公顷150万头,每次30万头/公顷,分4—5次放完,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