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类。
传感器的作用: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状态,并使产品达到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称重传感器有如下几不同的安装形式。
一、为固定式底座传感器的安装形式,安装时将传感器放置在三颗固定档柱内。要求使用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的场合,其优点是能提高秤体的稳定性,而且安装调试方便
为防止大电流流经传感器,应在传感器之间加装短路片,以防偶然的大电流流过而将其烧坏。即使如此,在需要进行大从焊接时还是将压式传感器卸下,待几作结束后再将称重传感器安装好。
滚珠等移动部件应保持滑动自如,不应有卡死、锈蚀等现象。
压头应由20mm厚的铬钢制成,压头的底面应加工成圆弧,其半径应为传感器圆顶半径的3倍以上,并应进行热处理以增加压头的硬度。固定板应用45号钢制成,其厚度不得小于20mm,安装时的水平度不应超出±°。
二、滚珠式底座传感器的安装形式,安装时将它放置在带有凹形缺口的底板上。有如下优点:
当秤体或其它设备因温度影响而伸缩,使其偏离受力中心线时,可作水平方向的位移定位,其位移量在±5mm以内。因此可在任何情况下使称重传感器接受垂直力,保证称量准确度。
该巡检系统主要分为主控板和检测板两个部分,其中检测板对所连接的称重传感器进行零点输出信号的自动巡检,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主控板。每块检测板一次最多可以连接32个称重传感器,每个传感器连接口都有固定的ID编号,检测板可以自动判断每个连接口是否有传感器的连接。每块检测板都有可设定的独立ID号,同时检测板具有自诊断功能,可检测出AD和RAM等的错误。
每次开机时,主控板会自动查询所有已连接的检测板,当有无法连接或有检测板报告错误时,主控板会在液晶屏上给出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停机检查,或者将出错的检测板设定为停用状态,其后主控板将不再与该检测板进行数据通讯。主控板主要完成检测板数据采集、检测数据分析计算、与PC机的数据通讯、打印控制和人机交互等功能,并同样具有自诊断功能,当出现故障时系统在液晶屏上给出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可根据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