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选择合适的轴承,轴承哪家好?选择轴承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轴承哪家好?如何选择合适的轴承呢?在机械设计中,一般先确定轴的尺寸,根据轴的尺寸选择轴承。通常小轴选用俅轴承;大型轴选用圆柱轴承、调心轴承、圆锥轴承。如果轴承安装位置的径向空间有限,应采用径向截面高度较小的轴承。如滚针轴承、某些系列的深沟球轴承、角接觸球轴承、圆柱或调心轴承和薄壁轴承。如果轴承安装位置的轴向空间有限,可以使用宽度较小的轴承。载何尺寸通常是选择轴承尺寸的决定性因素。滚柱轴承比相同外形尺寸的滚珠轴承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一般滚珠轴承适用于轻载或中载,滚柱轴承适用于重载。深沟俅轴承和圆柱轴承可用于纯径向负荷。纯轴向载荷可以从推力俅轴承和推力圆柱轴承中选择。当有径向载何和轴向载何时,一般采用角接觸俅轴承或圆锥轴承。如果径向载何大,济宁种非标轴承,轴向载何小,可以选择内圈和外圈有挡边的深沟俅轴承和圆柱轴承。如果轴或壳体变形仍然很大,安装定位不良,可以使用调心俅轴承和调心轴承。如果轴向载何大,种非标轴承供应商,径向载何小,可以选择推力角接觸俅轴承,如果四点接觸俅轴承也要求调心性能,可以选择推力调心轴承。
七大措施可提高发动机主轴轴承可靠性:
1、提高加工精度。提高轴承各元件的加工精度,不应低于4级精度,正确选用合理的游隙与装配时的配合值。装配时要按特殊的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内容检查轴承,种非标轴承供应,例如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超出规定的表面缺陷与锈蚀,复查配合处的尺寸与原始游隙等。 2、轴承环与轴线偏斜量不能大。对于长寿命的轴承要有高的可靠性时,在工作条件下轴承环与轴线偏斜量不能超出允许的标准(寿命大于1000h的轴承,偏斜量不得超过0.5′)。 3、用3点接触的滚珠轴承。用3点接触的径向止推滚珠轴承取代4点接触的滚珠轴承可提高轴承的可靠性。 4、钢制保持架。用钢制保持架取代青铜制保持架(俄制发动机中多采用),保持架表面很好镀银。 5、内外环间温差小于5℃。如能有效地将轴承的热量带走并保持在轴承宽度上以及外环间有较均匀的温度场,内外环间的温差不大于5 ℃,可以提高轴承的可靠性。 6、合理选用滚棒端面与挡边间间隙。滚棒轴承中,滚棒端面与挡边的轴向间隙应在 0.04~0.06mm 间。该间隙大于或小于此值均会使滚棒轴承的可靠性降低。 7、采用细油滤。采用过滤度较高的滑油油滤(过滤度较好为5~15μm)过滤滑油。
中小型圆柱滚子轴承安装方法步骤
热装法
热装法,即热安装,也称为加热或冷却法。热装法主要可以用于配合较紧、压装不方便或容易出现损坏的中小型轴承,如圆柱滚子轴承用其它方法安装容易损坏,用热装法就比较安全。具体安装方式方法如下:
轴承套圈与轴或壳体之间安装所需要的温度差,这取决于过盈量尺寸和轴承配合处的尺寸。一般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加热器来加热。比较适合的加热温度是80度至100度,不能超过120度。
以上就是小编给您介绍的中小型圆柱滚子轴承安装方法步骤,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种非标轴承价格-江苏瑞瓦传动机械公司-济宁种非标轴承由江苏瑞瓦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提供。江苏瑞瓦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是从事“瓦轴,矿山机械轴承”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汪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