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撮箕地,找水有利”。
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量较多,2、“两山夹一沟。
沟岩有水流”。
两山之间夹一沟谷。
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3、“两沟相交。
泉水滔,滔”,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4、“山嘴对山嘴。
嘴下有好水”,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来。
橱窗里详细介绍了古井的历史和发生的一个神奇的故事,据介绍,钱塘井是由五代时期吴越国师德韶所挖,初挖的时候井的周长有四丈,差不多有13米见方,在我看来这不是口井,应该是挖了一个池塘,当时称为“吴山泉”。
因为这个位置就在杭州的吴山脚下,到了南宋时期。
这里作为根下,是相当繁华的地方,人来人往。
据说经常有人掉进井里溺亡,所以有人就在上面用大石板建了一个井盖。
并留了六个井口。
方便取水。
到了明朝时期,井口被改成了五个,至于为什么这么改,史书没记载,估计是因为之类的。
钱塘井经过上千年的历史,井口也换了无数次。
3.透水性差的岩层中找透水性好的岩层
在一些火成岩层或变质岩分布的山区找水,打井基岩部如无构造裂隙发育,其透水性很差,而基岩上部由于遭受风化,形成裂隙发育透水性良好的厚风化壳,在风化壳中以及在山坡山麓的残积壤积层中,发现有空隙和裂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