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讨论了8年,今年在疫情的冲击下依然达成了共识,这实际上是有战略意义的。”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海权表示,疫情给全人类带来的挑战,使得区域合作更加迫切。记者注意到,作为目前全球体量大的自贸区,RCEP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RCEP的签署不仅扩大并深化了中国外贸的‘朋友圈’,也将为受疫情影响下的各国贸易往来作出更大贡献,因此是双赢之举。但RCEP的签署并不意味着立即全面自由化,未来将循序渐进地推进。”陈海权表示。
陈海权认为,东盟的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产品依赖度高、需求大,未来的市场增速非常可观。而广州在地理位置上与东盟各国邻近,为接下来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近年来,广州在跨境电商等各方面日趋成熟,预计整个贸易链、技术、人员的往来在疫情结束后都会有所增加。
跨境电商可从“经营者”转型为“组织者”
RCEP通过采用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深化域内产业链价值链;利用新技术推动海关便利化,促进新型跨境物流发展;采用负面清单推进投资自由化,提升投资政策透明度……这些都将促进区域内经贸规则的优化和整合。
在贸易成本方面,货物贸易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将超过90%,服务贸易和投资总体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10+1”自贸协定,还纳入了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现代化议题。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先庆表示,广州有非常成熟的外贸基础,RCEP签署后更有利于广州推动本土企业“抱团出海”。“广州批发市场的优势是产品种类丰富,在零关税、低成本、通关便利等条件下,可以考虑在国外建立更多有广州特色的电商园区和产业园区,推动企业‘组团式’出海。”
与此同时,RCEP的签署也为广州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蓝海”。王先庆表示,当前广州跨境电商以代理居多,扮演的角色是“经营者”而非“组织者”,相对缺乏平台和基地建设。
“新一轮协定签署后,广州应在跨境电商产业进行渠道的布局。如与泰国、菲律宾等国当地的企业、机构、组织建立渠道合作,考虑把基地进行前置,从传统的‘中转站’,向供应链高端、价值链高端移动,从而做到自主可控。”王先庆说。
据了解,广州跨境电商总体规模。自2013年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广州不断探索跨境电商综试区制度创新,形成了跨境电商发展的“广州模式”。据海关统计,广州通过海关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规模从2014年到2019年增长了25倍,广州市跨境电商进口连续5年。今年前三季度,广州通过海关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307.1亿元,同比增长16.7%,位居。
当前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广州来说,新发展格局下的外贸,不仅仅是对外出口或是纯粹简单的贸易,而是应该做到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
“广州天生在这方面就具有优势。以往日本的服装、汽车等行业许多加工环节在中国,近年来有一部分转向东盟。但即便加工环节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由于全市拥有广州中大布匹市场等644个批发市场,转移产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仍需从广州进货。”因此王先庆认为,广州应该从供应链的前端、价值链的高端进行重新布局,从而掌握一定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