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型国际贸易形式,近年来,其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全球范围内,美国、英国、德国分别成为跨境网购消费总额前三的国家。目前世界各大跨境电商企业都已开启了国际化进程。在此环境下,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迅速。2013 年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公司数量超过5000 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交易的企业则超过20 多万家。随着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的扩大,交易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2013~2015 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份额占进出口总额比率逐年增大,从2013 年的12.20% 到2014 年的15.89%,2015 年已提高至21.96%。
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国家相继制定了跨境电商综合税、正面清单、通关单等措施,从检验检疫、准入体制、税收监管等方面为跨境电商交易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有序化、规范化。2015 年1 月,外汇管理局出台7 号文《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提出将外汇支付的试点区域进一步扩展至覆盖全国,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试点申请实现开放。2016 年4 月7 日,财政部等部门公布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并于4 月8 日起实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2017 年3 月,经国务院批准,跨境电商的零售进口商品由原来“按照货物征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变更为“暂按照个人物品监管”, 且实施范围由此前的10 个城市扩大至15 个城市,自2018 年1 月1 日起实施。2017 年的新政措施明确了跨境电商的监管标准按照个人物品进行,不再受制于通关单,这一新措施的实质是从检验检疫方面为跨境电商松绑。同时,新政的实施范围由此前的10 个城市(杭州、天津、上海、重庆、郑州、广州、宁波、深圳、福州、平潭)扩至15 个城市(新增合肥、成都、大连、青岛、苏州),也被认为是监管松绑的表现。实施范围的扩大,有利于政策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统一部署的便利性,确保了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政策公平性,便于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政策创新。
然而,由于新政重新确立的实施范围尚未开始执行,且受自身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市场条件的影响,国内跨境电商的发展在区域格局上呈现出不平衡性,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发展。例如,大中华区跨境零售出口交易总额前八名分别是:广东、香港、上海、浙江、北京、台湾、江苏和福建,除北京外,其余省市均位于东部沿海一带。在此背景下,地方各部门顺势而为,努力探讨跨境电商的监管政策和指导方案,为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