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概况
01 跨境电商贸易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的进出口清单达到24.5亿票,同比增长63.3%,进出口额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31.1%,与2015年相比,5年增长了10倍。另据商务部有关信息,我国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已超过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过1900个(其中北美、欧洲、亚洲地区占90%)。2021年1~6月,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6036亿元,同比增长44.1%,高于同期全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速5.5个百分点。2015年以来,国务院分5批设立了10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从区域上基本覆盖全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
从跨境电商结构来看,2019年,在纳入海关监管的跨境贸易中,B2B交易规模约占八成,B2C约占两成;东部沿海地区处于地位,其中广东省规模远高于其他省市;跨境出口贸易主体从大型电商平台逐渐向品牌企业演变,更加注重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数据流为驱动力,提升产品品质与创新性,强化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提高物流效率和掌控力。
02 出口平台处于“成长期—成熟期”过渡阶段
进口跨境电商竞争格局较为明朗,2019年,淘系平台(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以52.1%的市场份额占据地位。而出口跨境电商整体来看目前尚未形成稳定发展格局,平台型电商、独立站、三方平台卖家等主体模式百花齐放,集中度较低,正处于孕育各类型头部电商的过渡期,参与竞争的主体较多,也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被淘汰出局。
出口电商B2B模式下,平台型电商现阶段处于地位,为出口企业与境外采购商提供网上交易和洽谈平台,赚取佣金报酬,比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出口电商B2C模式下,有亚马逊、速卖通等大型平台,有安克创新、傲基科技等同时依托线下实体、电商平台和独立站的三方平台卖家,也有SHEIN、ZAFUL等独立站卖家。上述模式各有优缺点,入住大型平台可享受平台客户资源,但是若产品和品牌优势不突出,则容易被其他产品信息覆盖,且难以自主掌握消费者信息;三方平台类似于全渠道运营,能够提高产品渗透率,分散经营风险,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组建团队,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独立站能够自主掌握并挖掘消费数据,掌控营销方式,但需要具备的网络平台建设和运营能力,前期积累用户流量比较难,且需要通过品牌和产品提高用户留存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