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之外,是对人才和资金的需求。
国内育种人才大多沉淀在大学及科研院所,但其成果与市场的衔接、转化一直效率不高。
而设备方面,现代化育种平台,一台仪器就需要七八百万。取样检测,以番茄为例,要测3000多种物质——资金投入,可见一斑。
因此,一方面,自主研发的国家战略,将更多由大企业承担;另一方面,创业领域中,部分新兴企业,一如中农美蔬,会依托科研院所而生。
中农美蔬是一家以风味番茄为研发方向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番茄更好吃。
该公司CEO吕亚清从事番茄研究已经12年,先在外企,后进入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对风味番茄的研究,也已经有5年以上时间。
研发有一定基础,并在小范围内获得认可后,中农美蔬才以公司形式独立运营。
未来:商业生态趋待成熟!
研发之外,种业麻烦的还在如何商业化。
“种子,是生命。”张云祥说,“但凡与生命相关,所涉及的因素都会非常多。”
培育出优良品种只是步,要进入种植环节,还要考虑种子对区域的适应性,以及土壤、光、水、肥等各种要素。
大田作物之外,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要实现终的商业价值,从种植开始,还有渠道、零售终端等多个环节。
每一个新品种,都代表着未知风险。要说服链条上各个环节,均需要成本和时间——这是一个谁来种,谁愿意卖的问题。
据张云祥介绍,业内早已研发出无皮花生和甜味花生,但推广一直不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