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在国内的肆虐,使得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大批工厂被迫暂时停摆。生产力中断以及物流受阻也直接影响到了订单的交付效率,基于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部分海外客户不得不审慎思考与国内工厂的合作,将目光放至其他地区。
据报道,作为国内的跨境大城市,深圳3月份出口额约1200亿元,同比下降14%,而越南出口额则约2275.7亿元,几乎是深圳的两倍,同比增长14.8%。无论出口规模还是增速,越南都于深圳。
这组数据也引发了舆论热议,一时之间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传言甚嚣尘上。
深圳出口显露颓势,主要还是由于疫情屡次反扑以及国外需求收缩,工厂生产以及供应链都遭受冲击。而相比之下,越南从3月份起对疫情实行常态化处理,随着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经济迎来反弹,出口贸易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光大证券估计,在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中国约有7%的家具订单流向了越南等国家,纺织产品订单和电子产品订单分别为5%和2%。
除了因企业停工导致的订单转移外,产业链的东南亚迁徙也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人口数量比肩河南,经济规模与山西相当的越南,正试图复制“中国经验”。宽松的疫情政策,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以及在部分细分领域与国内的商品类目重叠,为其外贸崛起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越南贯彻内外兼修的发展方针,对内加大出口制造业扶持,对外大力招商引资,建立多边合作。
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产业链迁往东南亚的进程,在美国屡次提高中国出口商品关税费用之余,东南亚各国却与欧美国家签署了优惠的关税协议,进一步向外商敞开大门,不仅苹果、三星等企业将工厂延伸至东南亚,国内工厂也迫于地缘政治冲突及与日俱增的成本而踏上迁徙之路。
觊觎这块肥沃的外贸蛋糕的不仅仅是东南亚,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同样虎视眈眈。
从地理位置来看,墨西哥临近美国,人力成本及物流成本相对更低;从关税角度而言,美墨加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部分商品类目只有在当地生产才能销售零关税优惠,高关税重压下也鼓动更多外国企业奔往墨西哥建厂。
目前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是一种历史必然性,这也顺势倒逼国内企业跃迁升级,落子东南亚、拉美等地区以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