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身处商超行业,正在面临线上和私域经营的挑战;或者不知道如何持续进行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探索;亦或是对组织层面需要哪些支持帮助业务增长感到困惑?不妨借鉴和参考永辉的私域实践,也许就有新的收获和启发。无论是街头巷尾的便利店,还是大型的连锁商超,越来越多设计精美的矿泉水出现在冰柜橱窗。当各种口味的气泡水和茶饮逐渐占据冷饮柜的C位,矿泉水赛道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同样风起云涌。
“一元瓶装水”的时代已然过去,越来越多中高端矿泉水开始“内卷”,从水源地,到瓶身包装,再到价格,甚至到适用的细分场景和人群,无一不成为了品牌方的发力点。玩家也越来越多,从农夫山泉、怡宝、康师傅等老牌企业,到元气森林这样的新消费品牌,再到美容品牌克丽缇娜一类的跨界玩家……
当矿泉水的设计越来越越多样,价格越来越难猜,年轻人愿意为此买单吗?
躲过了雪糕“刺客”,没躲过矿泉水“刺客”
“下一次,我不拿不认识的矿泉水。”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以后遇到这种一看瓶子就不便宜的矿泉水,我一定绕道走。”
“随手拿了瓶矿泉水,心想多也就五元吧,一结账,二十元。是本打工人不配了。”
……
曾几何时,当你想到便宜的瓶装水,毫无疑问会选择天然饮用水或矿泉水。彼时,市面上不乏一元一瓶的“冰露”,怡宝和农夫山泉的价格也了然于心。近年来,走进便利店或者商超,你很难再找到标价一元的瓶装水。
在各种包装精美的气泡水、茶饮、无糖饮料之间,矿泉水也早就“卷”了起来,大部分矿泉水的价格都已经升至3元以上,更多中高端矿泉水价格则多在5元-20元之间,一看瓶身,就能猜测出“身价不低”。
“只因为少看了一眼价格,结账时就被‘刺客’刀了。”22岁的童瑶回忆起自己次被矿泉水的价格“刺痛”,还是在机场的登机口。早就知道机场的各种商品定价都偏高,于是童瑶“刻意避开了各种花里胡哨的饮料,想着买个矿泉水便宜又解渴。”但眼前的冰柜里,可选择的矿泉水种类并不多,也没有她熟悉的农夫山泉和怡宝,随手挑了瓶看起来还比较低调的“舒达源”,“之前没听说过,但看包装也简简单单,心想不会超过5元吧,一扫码,16元没了。”
自此,童瑶对没见过的矿泉水都设防了,“不知道价格尽量不下手,十几元的矿泉水,我买杯奶茶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