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里有非常多的故事。”莆田鞋品牌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在做的,就是以纪录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把莆田鞋的故事说给大众听。这背后暗藏着更大的抱负:莆田有4000多家制鞋厂商,一旦品牌化的路子走通了,其带动的产业升级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03
寂静的黎明
2010年之前,代工模式一直是莆田的主流,那些苦心创牌的人甚至被视为傻瓜:投入大,见效慢,又无法快速拉动成交额,何必费劲烧那个钱?
但随着国人品牌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代工厂商试着甩开的影子,政府也对“莆田鞋”集体商标的前景寄予厚望。刘日强介绍,莆田鞋品牌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有莆田市国投集团支持,负责为本地品牌提供营销推广、设计研发等支持,“只想给品牌铺路。”
这套创牌合作模式叫做“1+N”:用醒目的1(“莆田鞋”集体商标),去带动孵化无数个微小的N(鞋企自主品牌)。
谈到品牌宣发和推广策略,刘日强很坦率:“拿产品说话。”
他有20多年的制鞋业从业经验,能娴熟说出中国各大鞋产地的特点:温州,擅长做皮鞋;晋江,产业配套齐全;广州,设计感强……但要说到质量,他认为莆田鞋有业界公认的地位。
挑选批合作品牌时,他们看重的是厂家的创牌热情、生产能力,至于产品质量,反而是刘日强不担心的问题——“莆田真的能做很好的鞋子,我们只是要跟时间赛跑。”
时间。莆田鞋需要时间,也需要市场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新鲜事物。
那些想要“走出去”的莆田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率先拥抱了未来。曾经遭遇过线上业态冲击的沃特,如猫旗舰店已开了12年,年成交额达到千万量级。
做电商起家的陈长炜,也为“超火体育”开设了自有工厂。他的创业之路如同登山,沿着供应链一路向上攀登,寻根溯源,将关键的生产节点攥在自己手中。陈长炜说,解决问题要从源头开始,“做电商就是做渠道,我有了渠道,才有底气做自己的产品。”
无论是新莆田人还是老莆田人,电商都在成为他们日益重视的赛道。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品牌以“打包”的形式“入淘”,试图以数字化的力量重振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