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海关总署公布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345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出口3104亿元,增长2.6%;进口1241亿元,下降4.2%。
电商出口增速放缓,导致部分物流商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强。“一些商家为了发货,会从华东转移到华南来寻求物流资源,因为华南的物流渠道多样性和航班频次、时效都有优势。但总体来看,商家们的发货需求在收缩,我对接的有些商家已经去新疆等地旅游去了。”一位物流商透露称,“为了吸引客户,物流企业之间也在压价格。加上疫情影响,今年行情不如去年。”
眼下,部分商家仍处于有货难发的焦灼中。“我们主做婚纱产品,销往东南亚市场。婚礼本就是重社交的场景,疫情对生意影响很大。”一位安徽的商家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若是转移到其他市场,对当地完全不了解。若是接入跨境电商,又对平台规则不熟悉。”
红利减弱 投放回报期延长
为了迎合商家需求,也为了寻求自身盈利增量,据了解,敦煌网、有赞等企业也在设法将国内的相似经验复制于海外业务中,包括为大量中国商家提供SaaS平台,并连接海外网红达人、新平台资源来扩展私域流量等。
“在6月时我们上线了一款Flash模板,主要来帮助店铺承接移动端渠道的流量。”刘倩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除了Facebook,商家还应该了解更多渠道如谷歌、Instagram等,以长线和全域来布局。“像谷歌这类长线流量,投放出效果的时效可能会在3-6个月,如果流量要有更高效的回报,时间跨度可能是1-2年。”
李聪认为,受通胀影响,国外对中国出口的日用品需求有所下滑,去年出口较好是因海外的零售商在大量补库存,所以今年海外零售商的库存都很高,下订单比较保守,而海运成本从去年的3000美元上涨到今年的8000美元,也推高了他们的成本。“今年扩张海外仓的面积应该不多,甚至会有收缩。”
李聪进一步判断道,流量红利在短期可能不会再显现明显作用,商家需要精耕细作品牌和供应链,得苦练基本功。
“商家需要摆脱原有的单纯跟卖或者是低价的运营思路,要真正做差异化和品质化产品。这需要从供应链端、营销端、运营端进行整体调整和改造。”新蛋中国区市场总监陈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