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部实验室可以承接危险化学品鉴别及货物运输条件鉴定自愿委托检验,可出具以下检验证书:
1.危险货物鉴定
2.危险化学品鉴定
3.编制安全数据单
4.编制危险公示标签
5.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海运/空运/铁路/公路)
6.危险货物有限数量证书
一、项目概要
二、委托申请的报验流程
请委托方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委托检验需求,按需申请检验证书。
三、需提交的资料
1.检验申请单——委托检验业务申请单(附件1)
2.申请人对其货物的成分声明(附件2)
3.中文安全数据单(SDS):纸质版和电子版(参考附件5)
4.货物的内外包装中文危险信息公示标签:纸质版和电子版(参考附件4)
5.申请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6.自愿委托声明(附件3)
7.如需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危险公示标签,需额外填写“编制申请”(参考附件7、附件8)
8.如需申请有限数量证书,需额外填写货物包装情况声明(参考附件9)
注意:
(1)上述资料均需加盖申请单位的公章。
(2)《委托检验业务申请单》中,申报品名及“样品标识”为证书与现场货物匹配的标记,为必填项。联系电话、邮箱,应填能有效沟通人员的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
(3)《成分声明》应明确列明成分名称、CAS号及百分比,三者均为必填项,原则上需与安全数据单SDS第三部分成分信息相同;如有保密组分请备注。由于企业申报的组分信息将会出具在证书上,报验前请务必核对清楚组分信息。
(4)中文安全数据单和中文危险信息公示标签需提交一式二份,其余资料为一式一份。
四、送检样品数量及其管理
1.送检样品为固体,需100克(如该样品需做自热试验的,需样1kg);
2.送检样品为液体,需150毫升(如需做金属腐蚀的样品另行通知,需样2L);
3.送检样品为气雾罐或烟雾剂,需2~3罐未开启过的全新样品;
4.不确定送检样品的数量或特别贵重样品时可先与我们联系;
5.送检样品包装(或瓶)上应标明样品名称及送检单位名称;
6.为了便于核查,我中心对于来样均需保留,如贵重或特殊的样品需退还的,请在申请单备注栏上说明“退样”。
五、附件
附件1 委托检验业务申请单
附件2 成分声明
附件3 自愿委托声明
附件4 危险公示标签样本
附件5 中文安全数据单要求
附件7 编制SDS的申请资料
附件8 编制GHS安全标签的申请资料
附件9 有限数量证书 货物包装情况声明
(需要word文档申请资料请与业务员联系)
需要办理化工产品出口,要做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货运运输条件鉴定书(海运报告、空运报告、公路报告、铁路报告)、编写/审核中文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审核化工产品危险公示标签的企业,空运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在日常生活中,危险化学品和危险货物大部分是一致的,但有一部分危险化学品不属于危险货物,部分危险货物也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不属于危险货物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很多健康和环境的亚慢性危害(致癌性、生殖毒性等)未被危险货物分类标准所采纳,如硼酸等。危险货物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3种:该货物属于危险物品,不属于化学物质,如汽车安全气囊;该货物运输条件特殊,如高温运输;该货物的危险性不在危险化学品的28项危害之中,如锂电池。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危险化学品目录》有2828个条目,其中有许多是有明确名称的化学品,如化氢、氢溴酸等,但*后一项是一类化学品,基本包括所有的易燃液体混合物,常见的如油漆、香蕉水、稀释剂等。
从事生产或经营《危险化学品目录》所列2828种化学品的企业需要到应急管理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必须提供符合性声明、危险公示标签(如下图例)和安全数据单(SDS、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更具挑战性的是,由于终端需求信息的不透明,提前期等原因,需求在向供应链上游传达的过程中,需求的变动程度会逐级放大。例如分销商不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就只能根据下游零售商对他的采购订单来进行需求预测和备货,同时分销商对上游采购也需要有提前期,因而分销商对上游采购需求的波动性相比终端需求的波动性就会放大,进而给供应链整体带来更大的库存冗余和资源浪费,这就是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信息如何优化库存,减弱牛鞭效应?更懂你的客户:除了依赖历史的需求销售数据和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之外,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客户的线上、线下的用户行为和数据画像,在算法的帮助下提升对客户的需求预测能力。
近年来,按照提出的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率总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国资委,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目前已先后推出四批一共2多家试点。试点坚持把引资本和转机制结合起来,着重在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力气,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转换经营机制上求突破。目前,前三批5家试点中,已经有7%的试点企业基本完成或即将完成混的任务,其中多数试点企业已完成新公司设立、公司治理机制重构、激励制度化建设等试点主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