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质急性毒性测定的斑马鱼卵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急性毒性的斑马鱼卵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斑马鱼卵法(HJ 1069-2019)
一、斑马鱼基本特点-飞凡检测
原产地:热带淡水鱼,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南亚国家。成鱼体长3-100px,略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吻较短,身躯玲珑而纤细,因其体侧具有像斑马一样纵向的暗蓝色与银色相间的条纹而得名
斑马鱼是体外受精发育,胚体透明。胚胎发育快,受精后3天左右孵化出膜,天左右开口进食,约3个月达到性成熟,寿命可达2年以上。斑马鱼可常年产卵,繁殖周期3-4天,一对成年斑马鱼每次可产卵200-300枚,受精率通常在70%以上。养殖温度一般在23-31℃,15℃左右仍可存活,**养殖温度在25-28摄氏度之间,pH值在6.8~7.8,硬度在2~6之间。
斑马鱼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环境毒理学评价领域的应用也已经非常广泛,OECD已经颁布了9项相关的指导原则,中国也已制订了10项相应的国家标准。飞凡检测根据OECD指导原则和中国的国家标准,提供一系列的斑马鱼化学品安全性和环境毒理学评价服务。
在生命科学领域当中,有些实验动物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成为了科学家们的宠儿。小小的斑马鱼对人类的科研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斑马鱼也叫蓝条鱼或是花条鱼。斑马鱼的性情比较活泼,进行呈现长菱形,身长约有5厘米左右,腹部比较大,全身的条纹就像斑马纹一样,名字得来。
斑马鱼有着较高的颜值,研究价值也是非常的高,主要是因为与人类基因能够有着87%左右的同源性,现在也获得“水中小白鼠”之称,成为人类疾病研究中的非常重要的实验生物。这几年科学家们对斑马鱼的研究有着较大的探索,其中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肿瘤眼耳疾病等多个领域研究价值非常的大。现在科学家们在斑马鱼体内植入了人类的肿瘤,建立斑马鱼1,人类癌症移植的模型,这样就能够帮助癌症患者筛选出更好的药物。现在我国对斑马鱼的研究也有近10年的时间,说起步比较晚,发展的速度较快,斑马鱼模型和技术研究已经列入了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当中。
现在不少的科学家还发现斑马鱼的脑部神经元比较简单,斑马鱼的听觉外侧系统主要是由耳和侧线两个结构组成,斑马鱼是一个典型的内耳结构。经过测试之后,听力受损的斑马鱼要比正常斑马鱼的毛细胞明显减少。现在使用斑马云来进行实验,可以从总体上缩短药物临床早期的研发实验周期,提高实验预测的准确性,这也大大提高了药物研发效率。
随着科学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斑马鱼能够在体外实验和哺乳动物实验之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大大降低了后期的研发风险和成本。
飞凡检测有自己的实验室等,出具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