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含量 : | 标准% | 产地 : | 腾伟 |
品名 : | C28000 |
主要产品(铜合金)如下: 1.铜棒:黄铜棒、锡青铜棒、紫铜棒、铍青铜棒材、白铜棒、杯士铜棒、磷铜棒、铅黄铜棒材等等; 2.铜板:黄铜板、紫铜棒、铍青铜板材、洋白铜板、锡青铜板材、磷铜板等等; 3.铜线:黄铜线、紫铜线、磷铜线、白铜线、弹簧线、螺丝线等等; 4.铜带:黄铜带、紫铜带、铍青铜带材、磷铜带、锌白铜带材、无氧铜带材、磷脱氧铜带材等等; 5.铜管:黄铜管、紫铜管、锡青铜管、铍铜管、磷铜管、杯士铜管等等; 6.铜排:黄铜排、紫铜排等等;材质有:H59、H59-1、H59-2、H59-3、H60、H60-2、C28000、H63、H65、H68、H70、H80、H90;C28000、C1020、C2680、C2800、C2600、C2801、C5191、C5210、C2200、C7521、C7541、C17200、C1070、C7701、QSn6.5-0.1、QSn8-0.3、QSn4-0.3、BZn18-18、BZn15-20、CuBe2等等诸多材质,欢迎广大客户前来订购取样。
分类组成成分纯度测量测量黄铜的纯度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测量出样品的体积和质量,再根据铜的密度和锌的密度计算可以得出黄铜中所含铜的比例。
普通黄铜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当含锌量小于 35%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 ,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代号用“ H +数字”表示, H 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
如 H68 表示含铜量为 68% ,含锌量为 32% 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加“ Z ”字,如 ZC28000。
如 Zcuzn38 表示含锌量为 38% ,余量为铜的铸造黄铜。
H90 、H80属于单相黄铜,金黄色,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 H59 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 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特殊黄铜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多元合金称为黄铜。
常加入的元素有铅、锡、 铝等,相应地可称为铅黄铜 、锡黄铜、铝黄铜。
加合金元素的目的。
主要是提高抗拉强度改善工艺性。
代号:为“ H +主加元素符号(除锌外)+铜的质量分数+主加元素质量分数+其它元素质量分数”表示。
如: HPb59-1 表示铜的质量分数为 59% ,含主加元素铅的质量分数为 1% ,余量为锌的铅黄铜。
主要性能室温组织普通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其含锌量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其室温组织也有很大不同。
根据Cu-Zn二元状态图(图6),黄铜的室温组织有三种:含锌量在35%以下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单相的α固溶体组成,称为α黄铜;含锌量在36%~46%范围内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α+β)两相组成,称为(α+β)黄铜(两相黄铜);含锌量超过46%~50%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仅由β相组成,称为β黄铜。
压力加工性能α单相黄铜(从C28000至H65)具有良好的塑性,能承受冷热加工,但α单相黄铜在锻造等热加工时易出现中温脆性,其具体温度范围随含Zn量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在200~700℃之间。
因此,热加工时温度应高于700℃。
单相α黄铜中温脆性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Cu-Zn合金系α相区内存在着Cu3Zn和Cu9Zn两个有序化合物,在中低温加热时发生有序转变,使合金变脆;另外,合金中存在微量的铅、铋有害杂质与铜形成低熔点共晶薄膜分布在晶界上,热加工时产生晶间破裂。
实践表明,加入微量的铈可以有效地消除中温脆性。
两相黄铜(从H63至H59),合金组织中除了具有塑性良好的α相外,还出现了由电子化合物CuZn为基的β固溶体。
β相在高温下具有很高的塑性,而低温下的β′相(有序固溶体)性质硬脆。
故(α+β)黄铜应在热态下进行锻造。
含锌量大于46%~50%的β黄铜因性能硬脆,不能进行压力加工。
力学性能黄铜中由于含锌量不同,机械性能也不一样,图7是黄黄铜黄铜铜的机械性能随含锌量不同而变化的曲线。
对于α黄铜,随着含锌量的增多,σb和δ均不断增高。
对于(α+β)黄铜,当含锌量增加到约为45%之前,室温强度不断提高。
若再进一步增加含锌量,则由于合金组织中出现了脆性更大的r相(以Cu5Zn8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强度急剧降低。
(α+β)黄铜的室温塑性则始终随含锌量的增加而降低。
所以含锌量超过45%的铜锌合金无实用价值。
普通黄铜的用途极为广泛如水箱带、供排水管、奖章、波纹管、蛇形管、冷凝管、弹壳及各种形状复杂的冲制品、小五金件等。
随着锌含量的增加从H63到H59,它们均能很好地承受热态加工,多用于机械及电器的各种零件、冲压件及乐器等处。
为了提高黄铜的耐蚀性、强度、硬度和切削性等,在铜-锌合金中加入少量(一般为1%~2%,少数达3%~4%,极个别的达5%~6%)锡、铝、锰、铁、硅、镍、铅等元素,构成三元、四元、甚至五元合金,即为复杂黄铜,亦称特殊黄铜。
锌当量系数复杂黄铜的组织,可根据黄铜中加入元素的“锌当量系数”来推算。
因为在铜锌合金中加入少量其他合金元素,通常只是使Cu-Zn状态图中的α/(α+β)相区向左或向右移动。
所以特殊黄铜的组织,通常相当于普通黄铜中增加或减少了锌含量的组织。
例如,在Cu-Zn合金中加入1%硅后的组织,即相当于在Cu-Zn合金中增加10%锌的合金组织。
所以硅的“锌当量”为10。
硅的“锌当量系数”最大,使Cu-Zn系中的α/(α+β)相界显著移向铜侧,即强烈缩小α相区。
镍的“锌当量系数”为负值,即扩大α相区。
特殊黄铜中的α相及β相是多元复杂固溶体,其强化效果较大,而普通黄铜中的α及β相是简单的Cu-Zn固溶体,其强化效果较低。
虽然锌当量相当,多元固溶体与简单二元固溶体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所以,少量多元强化是提高合金性能的一种途径。
主要分类铅黄铜铅实际不溶于黄铜内,呈游离质点状态分布在晶界上。
铅黄铜按其组织有α和(α+β)两种。
α铅黄铜由于铅的有害作用较大,高温塑性很低,故只能进行冷变形或热挤压。
(α+β)铅黄铜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塑性,可进行锻造。
锡黄铜锡黄铜锡黄铜黄铜中加入锡,可明显提高合金的耐热性,特别是提高抗海水腐蚀的能力,故锡黄铜有“海军黄铜”之称。
锡能溶入铜基固溶体中,起固溶强化作用。
但是随着含锡量的增加,合金中会出现脆性的r相(CuZnSn化合物),不利于合金的塑性变形,故锡黄铜的含锡量一般在0.5%~1.5%范围内。
常用的锡黄铜有HSn70-1,HSn62-1,HSn60-1等。
前者是α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可进行冷、热压力加工。
后两种牌号的合金具有(α+β)两相组织,并常出现少量的r相,室温塑性不高,只能在热态下变形。
锰黄铜锰黄铜锰黄铜锰在固态黄铜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黄铜中加入1%~4%的锰,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而不降低其塑性。
锰黄铜具有(α+β)组织,常用的有HMn58-2,冷、热态下的压力加工性能相当好。
铁黄铜铁黄铜中,铁以富铁相的微粒析出,作为晶核而细化晶粒,并能阻止再结晶晶粒长大,从而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
铁黄铜中的铁含量通常在1.5%以下,其组织为(α+β),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高温下塑性很好,冷态下也可变形。
常用的牌号为Hfe59-1-1。
镍黄铜镍黄铜镍黄铜镍与铜能形成连续固溶体,显著扩大α相区。
黄铜中加入镍可显著提高黄铜在大气和海水中的耐蚀性。
镍还能提高黄铜的再结晶温度,促使形成更细的晶粒。
HNi65-5镍黄铜具有单相的α组织,室温下具有很好的塑性,也可在热态下变形,但是对杂质铅的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否制会严重恶化合金的热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