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赛恒实业有限公司
“只有合适的,才是好的”,赛恒实业不仅向您提供优质的产品,还可根据您的实际需求,无偿调配产品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第一部分:混凝土工程
楼板厚度——主次梁相交部位偏厚,工艺自身缺陷。
问题描述:
次梁钢筋布置在主梁钢筋上部,当满足主梁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即为主梁保护层面层为楼面基准标高时,则次梁上部保护层厚度将高于楼面基准标高,那么次梁相邻板面也将高于楼面基准标高。
解决技巧:
与设计单位沟通,如500mm高的主梁,通常保证上下各25mm保护层厚度,钢筋笼高度为450mm,此时设计如同意调整钢筋笼为425,上部保护层调整为50mm,则一般情况下可解决以上问题。
提醒:此方法必须与设计院沟通确认后方可执行。
楼板厚度——模板支撑体系。
问题描述:
材料规格差。
模板支撑立杆无法调节或顶托调节过高。
其他问题不做细说。
解决技巧:
建议采用50*100mm标准规格碳化收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称为碳化收缩。由于各种水化物不同的碱度,结晶水及水分子数量不等,碳化收缩量也大不相同。碳化作用只在适中的湿度(50%左右)才发生。其速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碳化收缩与干燥收缩共同作用导致表面开裂和面层碳化。干湿交替作用并在二氧化碳存在的空气中混凝土收缩更加显著。木方,木方不得扭曲变形。
立杆顶部应增设可调节的支撑,调节高度不宜高于300mm。
板底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
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mm。
扫地杆离地间距不大于200mm。
中间水平拉杆步距不大于1800mm。
楼板厚度——施工控制差,导致楼面平整度差,而出现板厚度不均。
问题描述:
混凝土表面收在宏观尺度下,不能看到材料的内部结构,材料被假定为均匀和各向同性的。材料可视为由尺寸大于几厘米的结构单元组成,单元的尺寸大小足够在平均比例上反映均匀化的材料性质。宏观分析无法揭示混凝土内部结构、组成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但是可反映一种工程平均,是工程力学分析所必需的。光处理差,找平施工较随意。
解决技巧:
单人操作应采用2米铝合金刮杠赶平。
多人操作可采用更长的刮杠赶平。
混凝土施工往往在夜间施工,应确保充足的照明。
楼板厚度——现场施工管理差,缺乏管控措施。
问题描述:
负弯矩钢筋多为一级钢,强度较低,踩踏易变形。变形后,混凝土难以盖住钢筋时,为不露筋,局部加厚。
传统的钢筋马凳不易固定,负筋仍然容易踩踏变形,且钢筋马凳外露于板面会产生锈点。
楼板厚度控制方面无有效措施。
解决技巧:
方式一:PVC支撑,间距500*500;成品支撑施工简便,未起到板厚控制作用。
解决技巧:
方式二:钢筋吊凳,间距600*600,应满足人行步距要求,以便于施工人员行走。有利于板厚的控制,且可重复利用。
解决技巧:
方式三:成品细石混凝土预制支墩,利于板厚控制。
解决技巧:
方式四:自制木盒控制板厚。
其他楼板厚度控制技巧
传统的有:柱筋标注500等高线,楼面找平时拉线控制。养护结束后,把试验梁架设到位(一定要几何对中),把电线和应变片焊接好并与静态电阻应变仪连接。将钢筋补偿片和混凝土补偿片分别连接在连接钢筋应变片和连接混凝土应变片的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上以实现温度补偿。在梁上架好分配梁,分配梁上放好螺旋千斤顶,千斤顶上再放上两个拉压力传感器。下面的600kN传感器与动态应变仪相连;上面的500kN传感器与静态应变仪相连用以控制加载。在粱两端顶部装上机械百分表,在粱跨中下部装上机电百分表并与动态应变仪相连用以绘制荷载一挠度曲线。预先加载试验梁,检验应变片及各仪器工作是否正常。
楼板厚度施工过程控制和检查采取插签方式,安排专人跟踪检查。
通常做法是在钢筋棒上以红油漆画出500标高线,采用尺量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夜间施工时操作不便,如图所示钢筋棒检查较为便利。
厨卫间预埋木盒高度与楼板厚度一致,可有效控制楼板厚度。
厨卫间降板采用角钢。高低差为50mm时,采用L50角钢,固定角钢时控制上边缘与室内标高平齐,则厨卫间与下边缘平齐,作为标高控制点,可有效控则当植筋直径为6mm时,砌体.复合砂浆剪切面最小植筋间距为200mm。为不同植筋面积的荷载.滑移曲线,荷载一滑移曲线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荷载在O~80kN之间,各试件的剪切刚度(荷载/滑移)基本上相近,这个阶段主要是砂浆和砌体的粘结力发挥作用;第二阶段,荷载在80"--200kN之间,随植筋面积的增大,荷载.滑移曲线的斜率也逐渐增加,表明粘结面的剪切刚度(荷载与位移比值)随植筋面积增大而逐渐增大,由于上一个阶段砂浆和砌体已经发生一定量初始滑移,此阶段钢筋开始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剪切刚度的增加;第三阶段,荷载大于200kN,砂浆层出现裂缝,砂浆和砌体的粘结逐渐失效,滑移增大。同时,随着植筋面积的增加,试件的延性也逐渐增大。制楼板厚度。
混凝土垂直度——模板支撑体系缺陷。
问题描述:
涨模、接缝不平,导致垂直度、平整度差;
剪力墙整体倾斜,导致垂直度差。
根部涨模、漏浆严重,导致底部平整垂直度差。
上下层剪力墙错台。
解决技巧:
剪力墙采用水泥预制内支撑,间距不大于600mm,绑扎固定。有地区公司采用钢筋支撑,容易产生锈点,用量较大时锈点过多,抹灰也会因为锈点而空鼓开裂。
解决技巧:
层高3米以内剪力墙应至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有限元法等现代数值计算方法在工程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样,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中也开始显示出这一方法是非常有用的。运用有限元分析可以提供大量的结构反应信息,例如结构位移、应力、应变、混凝土屈服、钢筋塑性流动、粘结滑移和裂缝发展等。这对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改进工程设计都有重要的意义。最下排螺杆距地不得大于200mm,最上一排距上部板底不宜大于400mm。
解决技巧:
剪力墙应增设斜撑,楼板上应提前预埋钢筋头。
斜撑至少一道,间距不大于2500mm。
解决技巧:
模板垂直度应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验收、校准。
解决技巧:
柱脚、剪力墙底部漏浆解决方案:墙、柱模板下口可先用模板条沿边缘固定,离墙、柱边预留20mm的间隙用于模板插入。
解决技巧:
剪力墙层间错台控制技巧:
浇捣混凝土时在剪力墙或柱头下200mm位置埋设螺栓,上层支模时,该螺栓作为固定模板的支点,避免柱根部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