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
?塑性膨胀和硬化期膨胀的双重效应,确保有效承载面(EBA)大于90%,均匀传递荷载; ?大流动度、不泌水、不离析;施工更加简便快捷,确保工程质量;
?早强、高强,灌浆24小时后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生产;
?不腐蚀钢筋,抗油渗,耐久性好。
适用范围
1. 设备基础及钢结构柱脚底板二次灌浆。
2. 地脚螺栓锚固灌浆。
3. 混凝土结构加固灌浆。
施工准备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灌 浆前应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2. 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
3.模板支护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中的有关规定外,尚 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mm左右;模板顶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 表面50mm。
② 混凝土结构改造从结构形式上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两方面内容。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较多,而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则较。一方面这是因为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现象较为严重,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出现耐久性劣化现象相对较少,人们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更为关心;另一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更为复杂,很多问题现阶段还难以解决,这使得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或无法开展。但应该指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能适用于预应力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应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加固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超 过1000mm;灌浆孔与排气孔应高于孔洞Zgao点50mm。
施工方法
▲拌合
1. 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合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
2. 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拌合。拌和时宜先加入2/3的水拌和约3min,加入剩余水量拌和直至均匀。 若对AGM-340产品有具体拌和要求,应按其要求进行拌和。
3. 拌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
▲地脚螺栓锚固灌浆
1. 锚固地脚螺栓施工工艺应符合如下要求:①清理孔一②清理孔内积水一③清除螺栓表面油污及铁锈一④ 插入螺栓调整固定一⑤拌合AGM-340灌楽料一⑥饶筑一⑦养护一⑧安装设备。
2. 地脚螺栓成孔时,螺栓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5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螺栓孔壁应粗糙,应将 孔内清理干净,不得有浮灰、油污等杂质,灌浆前用水浸泡8-12h,清除孔内积水。当环境温度低于5°C时应采 取措施预热,温度保持在l〇°C以上。
“9年期锈蚀钢筋混凝土板试验——5年期、7年期和9年期试验结果对比——预测剩余承载力”为主线,对一批在海洋环境下已服役9年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板进行承载力试验,以及结合它们的破损、老化特征(裂缝宽度、长度、位置、分布形念等)探索已破损老化构件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以及破坏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构件的原设计参数建立它们之问相应的量化关系及计算模型。将试验结果与同环境下的5年期、7年期锈蚀钢筋混凝土板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锈蚀板结构性能随时间变化的退化规律,为在役构件可靠性鉴定以及耐久性评估提供依据。
3. 灌浆前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
4. 将拌和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内时,可根据需要调整螺栓的位置。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灌浆 结束后不得调整螺栓。
5. 孔内灌浆层上表面宜低于基础混凝土表面50mm左右。
▲二次灌浆
1. 二次灌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灌浆方法。工艺流程应符合如下要求:①清理设备基础一② 24小时前开始浸水一③灌浆前清除积水一④施工机具准备一⑤拌合AGM-340灌浆料一⑥二次灌浆一⑦养护。
2. 灌浆前,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油污、 蜡质等。灌浆前24h,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湿,灌浆前lh,清除积水。
3. 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进行灌浆,直到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不得从相对两侧灌浆。灌浆开始后,必 须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4. 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视实际工程情况可分段施工。
5. 通过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研究得出:C02和a一对混凝土本身并没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它们是混凝土钢筋钝化膜破坏的最重要、最常见的腐蚀介质,其中a一在腐蚀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CZ一引起的腐蚀有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坑蚀),局部腐蚀比较常见。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采用灌浆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部推动灌浆材料,严禁从灌浆层 的中、上部推动)。
6. 设备基础灌楽完毕后,宜在灌浆后3-6h沿底板边缘向外切45°斜角。
养护
?冬季困际上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从事制筋混凝士在荷裁作用下裂缝的研究工作,编-制了规范,在工程设计中发挥作用。但这些机构要是针对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做出的研究,而对温度裂缝提及甚少。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美国规定不超过32℃;日本士木工程学会施工規范规定不超过3o℃;日本建筑学会规范规定不超过35℃;原那联规范规定:当浇筑表面系数大于3的结构时,混凝土从搅拌站运出时的温度不超过30~35℃。在我国,?水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范?(SDJ207-82)和?混凝士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大体积混凝浇筑温度不目超过28℃。我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不超过30℃对于内外温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宣超过25℃。目前,关于大体积混凝_-l:温度控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井且在建设实践中很多概念较混乱。科技工作者也正在对这个问題作积极努力的探索,从材料、机理、施工、监测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施工
曰平均温度低于5°C时应按冬季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
1. 灌浆前应采取措施预热基础表面,使其温度保持在l〇°C以上,并清除积水。
2. 受冻前,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抗压程度不得低于5MPa。
?高温气候环境施工
灌浆部位温度大于35°C,应按高温气候暂缓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
1. 灌浆前24h采取措施,防止灌浆部位受到阳光直射或其他热辐射。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防止混凝土骤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2. 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与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基础和设备底板的温度不应大于35°C。
3. 浆体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C。
4. 灌浆后应及时采取保湿养护措施。
?免养护施工条件如下
施工温度大于5℃低于35℃时,基础灌浆后不用养护。超出温度范围应遵照灌浆料施工养护方法实施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