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
1、早强、高强
1天抗压强度≥20Mpa;3天抗压强度≥40Mpa;28天抗压强度≥60Mpa。 &n现浇混凝土结构施网工期间间接裂缝的大量出现与建筑技术及混凝土技术的新发展密切相关:高层、超高层或大跨、超大跨建筑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施工中就高不就低的做法也使实际混凝土强度等级更高。试验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其抗拉强度并没有成比例提高,同时,高强度混凝土早期收缩值明显变大,早期抗裂性能劣化。bsp;
2、微膨胀性
保证设备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 二次灌浆后无收缩。
3、自流性高
可填充全部空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4、抗离析
克服了现场使用中因加水量偏多所导致的离析现象。
5、抗开裂
现场使用中因加水量不确定、环境温度不确定以及养护条件限制等因素裂纹现象。
6、耐久性强
经上百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明显提高。
7、可冬季施工
允许在-10℃气温下进行室外施工。
产品用途:
1. 适用于机器底座、地脚螺栓等设备基础灌浆。
2. 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地坪和道路的补强、抢修、加固。
3. 可进行地脚螺栓和钢筋的锚固及结构补强。
4. 地铁、隧道、地下等工程逆打法施工缝的嵌固。
5. 以及钢结构(钢轨、钢架、钢柱等)与基础固定连接的二次灌浆。
产品选择
1、灌浆层厚度δ≥150mm时,选用通用型或豆石型;
2、灌浆层厚度30mm<δ<150mm时,选用通用型或豆石型;
3、灌浆层厚度δ≤30mm时,选用通用型或超细型;
4、路面快速抢修,选用超早强型。
施工前的准备
1、机器搅拌:混凝土搅抖机或砂浆搅抖机;
2、人工搅拌:搅拌槽及铁铲若干;
3、水桶若干;
4、台秤若干;
5、流槽;
6、高位漏斗、灌浆管及管接头;
7、灌浆助推器;
8、模板(钢模、木模)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J0010—2002)中对于荷载裂缝给出了裂缝宽度计算式和裂宽限值,而对收缩裂缝却未给出具体的裂缝宽度计算式,仅是给出了一些构造措施,认为依据设计规范按结构承载强度进行配筋,其荷载裂缝和收缩裂缝多可同时得到控制;而国外规范ECZ一91中,用于荷载裂缝计算的裂缝宽度计算式也同样适用于收缩裂缝宽度的计算,但公式中有不少假设,计算结果只是很粗略、近似性的,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来控制收缩裂缝。;
9、草袋、岩棉被等;
10、棉纱、胶带;
灌浆施工
第一步:基础处理
基础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洁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浮灰、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
浆前24小时,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小时,清除积水。
第二步:支摸
1、按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与基础、模板与模板间的接缝处用水泥浆、胶带等封缝,达到整体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2、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3、模板顶部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4、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第三步:灌浆料配制
1、一般地,按通用加固型按13-14%的标准加水搅拌,豆石加固型按9-10%的标准加水搅拌。
2、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严禁用手电钻式搅拌器)。采用人工搅拌时,应先加入2/3的用水量拌和2分钟,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均匀。
3、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证40分钟以内将料用完。
4、现场使用时,严禁在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外掺料。
第四步:灌浆施工方法
1、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应采用分段施工。
3、二次灌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进行灌浆,直 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灌浆过程中的排气。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②、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影响混凝土热导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_鑓,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问的生与束(内章与束)阻止这种立变。一日温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上述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大小取决于水、混、水化热、拌合浇筑温度、大气温度、收缩变形及当量温度等因素,同时它与混凝土的降温散热条件和进升降温速密切相关的,而昆凝土抗拉强度的提高与混凝土本身材料性能有关,此外还与施工方集及配筋等因素有关。总结过去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情况,可知道产生裂缝的具体原因。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骨料类型与含量、水泥含量、水灰比、密度、温度、湿度、水化度等。混凝土导热能力随水化反映的进行不断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温度以及各组分含量、各相比例的变化,尤其是混凝土内部孔隙率的变化。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导热能力远小于固体,随着水化反映的进行,混凝土内部孔隙率逐渐增大,导热能力随之降低。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③、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用灌浆助推器沿灌浆层底部推动灌浆料,严禁从灌浆层中、上部推动,以确保灌浆层的匀质性。
④、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应在灌浆后3-6小时沿设备边缘向外切45度斜角(见下图)以防止自由端 产生裂缝 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应在灌浆后3-6小时后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
⑤、当灌浆层厚度超过150mm时,应采用豆石加固型高 强无收缩灌浆料。
⑥、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豆石加固型灌浆料的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保证灌浆施工。
第五步:养护
1、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加盖湿草盖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
2、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3、灌浆料达到拆膜时间后,可进行设备安装,具体时间参见“拆膜和养护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关系表”。
4、在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如有要剔除部分,可在灌浆完毕后3-6小时后,即灌浆层硬化前用抹刀或铁锨工具轻轻铲除。
5、不得将正在运转的机器的震动传给设备基础,在二次灌浆后应停机24-36小时,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包装贮运
1、包装规格:50kg/袋,存放在通风干燥处并防止阳光直射。
2、保质期为6个月,超出保质期应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
3、不含有苯系物、卤代烃、甲醛、重金属等成分,无毒、无味、无污染、不燃不爆,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原有的房屋、桥梁、特别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老化和破损,不得不再花巨资进行加固和修复。据专家预测,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技术革新,社会将负担庞大的基础设施的维修和管理费用。目前,一种新兴的加固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CFRP)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技术,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土木工程领域,碳纤维这种新型的加固方法因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施工便捷、工期短、的耐久性能及粘贴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构件尺寸、外观影响最小等独特的优点脱颖而出,已经被逐渐认可,大量用于工程实际中。碳纤维材料在结构加固领域潜力极大,近十年来碳纤维材料加固的发展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从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碳纤维材料应用于建筑业的研究开发活动正呈积极的态势。中国拥有巨大的建筑市场,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急需维修与加固,碳纤维加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加固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推广价值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