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现金管理,私转私、公转私,容易被盯上!
老板想从公司转100万到个人账户,怎么办?
聪明的财务都是这样做的,完美避开风险,还少缴税!
老板从公户转100万到个人账户
聪明的会计都用这种方法节税!
自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以来,私转私、公转私一直都是严查的对象。很多老板们纷纷抱怨:“公司是自己开的,公司的钱不就是我的钱吗?为什么从公司转钱给我还要被查?”
咋一听,合情合理,不合法。根据税法规定,老板从公司拿钱一般按分红处理,也就是说交完企业所得税后,还需要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公司赚的钱,一半都用去交税了。
那怎么样操作既能少缴税,又不违法?
方法一老板把车卖给公司(1)老板卖车涉税分析


例:公司转100万给老板个人,需要按分红缴纳个税=100*20%=20万元;如果公司老板把一辆价值120万的车,100万卖给公司,公司给老板转款100万,需要缴纳印花税=100*0.5‰*2=1000元;通过此方法可以节税=200000-1000=19.9万元,且公司购入的车辆,计入固定资产,不仅每月计提的折旧可以抵税,车辆产生的加油费、过路费等也可以税前扣除。风险提示:用此方法节税,公司购入的车辆一定要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用于老板个人消费使用的不允许税前扣除。
方法二成立个人独资公司利用税收洼地成立个人独资企业,有些地区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率低至1.5%。

公转个人户
9种情景是合法的,财务放心转
1. 发工资公司将每月的工资通过公户发到每个员工的个人卡上,且公司已经依法履行了代扣个税的义务。
2. 员工差旅费报销公司将对公账户上钱打给销售人员用于出差的备用金,出差回来后实报实销、多退少补。注意:留存证明差旅费真实性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出差人员姓名、时间、地点、出差目的、支付凭证等)
3. 税后分红打给股东公司将对公账户上税后利润以分红的形式打给股东个人,且已代扣代缴了20%的个税。
4. 个人独资企业的利润分配个人独资企业将缴完经营所得个税后的利润通过对公账户打给个人独资企业的负责人。
5. 支付个人劳务报酬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支付给个人劳务报酬,且已经代扣代缴了个税。
6. 归还个人借款
公司通过对公账户转入股东个人卡中,用以偿还之前公司向个人的借款。风险提示:公司长期借股东钱未还,有账外资金回流的嫌疑,一旦被稽查,税局就会怀疑是否存在无票收入等违法行为,风险巨大。
7. 向个人采购公司向个人采购物资,且取得了税务局代开的发票,这种情况下,公司把钱转给采购的个人是合法的。注意:要索要发票、留存合同协议等相关证明。
8. 向个人支付赔偿金通过公司向个人支付违约金、赔偿金, 这种情况下,公司把钱转给个人是允许的。注意:要留存好相关的证明材料。
9. 公司向个人房东转房租款公司租个人房屋用于办公,每月向个人房东支付房租款,这种情况是允许的。注意:如果租赁合同约定水电费由公司承担。实务中,水电费税前扣除需要取得对方发票复印件及分割单、收据,以及本公司付款有关证明
注意了!公户转个人户
9种情况,容易被盯上!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银发【2020】105号),试点为期2年,先在河北省开展,再推广至浙江省、深圳市。2020年7月起,河北省开展试点。

1、银行负责反偷逃税款监控电子支付已经是主流,为什么仍旧有大量的现金用途需求?很多被腐败、偷逃税、洗钱等违法活动,钻了监管薄弱的空子。“私户节税”、“现金发工资避个税”,更是屡见不鲜。如今,有了银行的强势加入,可以说补齐了反偷逃税的最后一块拼图。
2、银税互动,信息共享要求银行报送大额现金业务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共享。对大额现金业务信息分行业、用途、金额进行分析。


3、四大行业被点名,秘密不再是秘密

4、注意了!企业的9种情况将被重点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