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设备1756-0W16I 输出模块 全新原装质保一年
1.输入/输出单元
输入/输出单元通常也称I/O单元或I/O模块,是PLC与工业生产现场之间的连接部件。
PLC通过输入接口可以检测被控对象的各种数据,以这些数据作为PLC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的依据;同时PLC又通过输出接口将处理结果送给被控制对象,以实现控制目的。
由于外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所需的信号电平是多种多样的,而PLC内部CPU的处理的信息只能是标准电平,所以I/O接口要实现这种转换。
I/O接口一般都具有光电隔离和滤波功能,以提高PLC的抗干扰能力。另外,I/O接口上通常还有状态指示,工作状况直观,便于维护。
PLC提供了多种操作电平和驱动能力的I/O接口,有各种各样功能的I/O接口供用户选用。I/O接口的主要类型有:数字量(开关量)输入、数字量(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等。
常用的开关量输入接口按其使用的电源不同有三种类型:直流输入接口、交流输入接口和交/直流输入接口。
常用的开关量输出接口按输出开关器件不同有三种类型:是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双向晶闸管输出。
继电器输出接口可驱动交流或直流负载,但其响应时间长,动作频率低;而晶体管输出和双向晶闸管输出接口的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率高,但前者只能用于驱动直流负载,后者只能用于交流负载。
PLC的I/O接口所能接受的输入信号个数和输出信号个数称为PLC输入/输出(I/O)点数。I/O点数是选择PLC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系统的I/O点数不够时,可通过PLC的I/O扩展接口对系统进行扩展。
2.通信接口
PLC配有各种通信接口,这些通信接口一般都带有通信处理器。
PLC通过这些通信接口可与监视器、打印机、其它PLC、计算机等设备实现通信。
PLC与打印机连接,可将过程信息、系统参数等输出打印;与监视器连接,可将控制过程图像显示出来;与其它PLC连接,可组成多机系统或连成网络,实现更大规模控制。
与计算机连接,可组成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控制与管理相结合。远程I/O系统也必须配备相应的通信接口模块。
3.智能接口模块
智能接口模块是一独立的计算机系统,它有自己的CPU、系统程序、存储器以及与PLC系统总线相连的接口。
它作为PLC系统的一个模块,通过总线与PLC相连,进行数据交换,并在PLC的协调管理下独立地进行工作。
PLC的智能接口模块种类很多,如:高速计数模块、闭环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中断控制模块等。
2023 年 9 月 19 日,第 23 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在“共建良好生态 共享发展机遇”系列政策发布环节, 正式宣布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成立智能制造领域工业网络总线 (AUTBUS)专家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携装备一司副司长汪宏、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等相关领导一起参加发布仪式。
在首批由我国组织制定的全IP化工业网络总线AUTBUS系列成功发布的基础上,成立工业网络总线(AUTBUS)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旨在汇聚百家高校、科研院所、 重点企业的专家资源,依托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组织,为工业网络创新发展和应用普及提供智力支撑,为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化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UTBUS 系列标准是依托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专项,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委会(SAC/TC124)组织,基于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业通信领域长期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实践,联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重庆邮电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单位、高校及企业,经过大量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共同制定而成。
2022 年 12 月,国家标准《基于时间敏感技术的宽带工业总线 AUTBUS 系统架构与通信规范》正式发布。2023 年 5 月, AUTBUS 系列由 IEC/TC65(工业测控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 ) 正 式 发 布 , 共 包 括 5 项 工 业 通 信 技 术 标 准 , 即 IEC
61158-3-28:2023(数据链路层服务)、IEC 61158-4-28:2023(数据链路层协议)、IEC 61158-5-28:2023(应用层服务)、IEC 61158-6-28:2023(应用层协议)、IEC 61784-1-22:2023(工业网络行规)。
AUTBUS 是全球个基于时间敏感网络技术(TSN)和 IPv6 技术的两线制宽带总线,也是我国 2008 年以来工业控制网络领域唯一的 IEC 。基于 AUTBUS 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及芯片已研制成功,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汽车、船舶、航空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AUTBUS的成功发布,标志着以 AUTBUS 为代表的我国工业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成效得到国际认可,对提升我国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标准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