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分类学研究进展
白蚁分类学是白蚁研究的基础,全世界已知白蚁7个科,分别是澳白蚁科( Mastotermitidae)、草白蚁科(Hodotermitidae)、木白蚁科( Kalotermitidae)、鼻白蚁科( Rhinotermitidae)、齿白蚁科(Serritermitidae)、白蚁科(Termitidae)、原白蚁科(Termopsidae),种类约有3000种,绝大多数分布在赤道两旁(戴华国等,2004)。由于每年都有一定的新种报道,因此它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所以有必要完善白蚁的分类体系。昆虫分类通常采用成虫的形态,而白蚁属于多形态昆虫,成熟个体有不同的品级区分,同种白蚁其不同品级各异,但在分类上通常采用兵蚁的形态。白蚁成虫在1年中出现的时间很短,采集困难,且因成虫属原始型,各类形态均保持许多统一的原始特征,通常难以用于白蚁分类。兵蚁属蜕变型,其头部坚硬,并且为适应各种防卫方法,头部的形态有各种变异,因此,即使不是专门的研究者,根据兵蚁也可在形态方面进行大致的分类。但是完全根据兵蚁的形态来分类有时是不能够令人信服的,特别是在一些相近的种类。利用白蚁的消化道可以鉴别白蚁的种类科学家已经对若干个种类的白蚁消化道进行了解剖,然后进行比较其内部构造的细微差别,以便用来鉴别白蚁种类。但是根据消化道形态, 非洲顶白蚁亚科的分类只能区分到属,难以区分到种(张方耀a,1994)。采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其种间变异尚能观察到,而种内的变异就很难区分。因此,明确地区种类有一定的难度。但目前多数情况下以形态作为分种的依据尚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必须进一步探讨白蚁分种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皮碳氢化合物进行白蚁分类。白蚁根据对方体表的碳氢化合物不仅可以识别其它种类的昆虫,对同种其它巢穴的个体也能加以区别,所以可以把它称之为“同胞识别物质”(戴华国等,2004)。因此可将白蚁通过体表碳氢化合物的组成区分本种和异种的能力应用于白蚁种的分类。体表碳氢化合物的分析不仅对于世界上多数白蚁种类,即使对难以分种的白蚁类群也很有效。但是,对体表碳氢化合物的分析必须具备相关的分析仪器,进行研究时需要一定的条件。目前浙江大学的白蚁学者对白蚁翅鳞表面微刻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张方耀b,1994),各个种类的白蚁其翅鳞表面微刻点可以用来白蚁种类的鉴定。
有关白蚁的其它一些研究
我们知道白蚁食品自古以来就是上等的佳肴,其味道鲜美可口,且营养丰富,国外有很多国家的人都有食白蚁的习惯,非洲人每当白蚁纷飞时便全家出动,灯光诱集白蚁或做成白蚁酱泥或就地烹炸成香美的美味。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经现代研究发现,含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肽类、酚类、有机酸类、糖类、甾体或三萜类、挥发油或油脂类等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薛德钧等,2003)。其中有许多的微量元素只有海洋生物才有,陆地生物少有。其含量比例于人体惊人的相似,因此白蚁是非常好的营养品,不但可以滋阴补肾,补血且可延缓衰老(王焕秀等,2003)。此项研究国外进行的较多,国内江西中医学院的老师们研究的较多。目前研究的重点是白蚁的什么成分或存在哪些活性基团是使其具有此功能,此研究需进一步进行。
,白蚁学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了相当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发展,为白蚁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白蚁学研究必将有更大发展,更深入的研究,白蚁学研究也必将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