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自主品牌营销的因素
(一)企业品牌定位不足
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电商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其中不少属于代工生产企业。它们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受限于其原料与生产工艺,常依靠单一的生产线从事产品的生产和推销,在品牌自主研发、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此外,局限于传统贸易的经营意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企业仍视薄利多销为强有力的竞争和盈利模式。为了在价格战中出胜出,一些企业甚至通过抄袭、仿造、山寨等方式压低研发成本。这样做不但侵害相关自主品牌企业的权益,违背了国际商法,扰乱了国际电商市场的品牌环境与秩序,而且不利于自身企业的长远利益。当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定位只局限于产品的质量或价格等特质时,产品的特性容易被竞争者模仿,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优势被削弱,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自主品牌营销模式不匹配
强有力的品牌营销可以促使消费者的感情思维代替了理性思维,基于对品牌的信任减少了购买决策时间。然而,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的信息技术和跨境电商经营模式发展时间较短。不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是在疫情爆发之后,线下贸易渠道受阻,才尝试转向或增加跨境电商经营。
其整体数字化程度低,在跨境电商经营中暴露出经营短板和营销短板,例如,不少粤港澳跨境电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廉价营销模式,或者无法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大数据等为其品牌推出有效或匹配的促进线上销售或跨境销售的营销方案。内容营销是当下有效的品牌营销方式,然而受限于外语表达,企业的创新能力、从上而下的支持力度、以及品牌部门的完善程度和规划与推进的质量把控,能够依托内部团队做好自主品牌内容营销的企业屈指可数。
能够生产高质量产品,但是没有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是许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企业的现状。营销模式不匹配、品牌营销意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三)人才缺乏
人才缺乏极大地制约着大湾区跨境电商品牌发展。跨境电商作为新型商业模式,受到各地文化、语言等影响,综合互联网、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需要了解广东、香港、澳门及海外市场当地政治环境及文化风俗、掌握当地语言,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沟通、新媒体营销、贸易平台操作、网站运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诸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其从业人员。
然而,目前许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并未建有专门的跨境电商部门或市场部门,或尚在初期阶段,原有员工并不熟知境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偏好,并未能掌握境外目标国的数字营销平台、手段与技巧。尽管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属于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也相对较好,但高昂的跨境电商专才的培养费用致使合格的人才仍旧短缺,许多传统企业也并未意识到吸引、聘用并留住跨境电商人才举足轻重。
(四)售后服务意识薄弱
由于受到跨境成本的影响,跨境电商企业常常难以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售后服务。再者,从诚信经营、正当竞争水平来看,某些跨境电商企业仍存在假冒伪劣、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问题。
然而品牌的售后服务是否完善,将直接决定该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较短的产品使用周期容易导致消费者的流失,这不但损害了湾区制造的声誉,还使跨境电商企业本体有可能面临失去境外市场的风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跨境交易售后服务相对耗时,而且退货或换货将承担高昂的跨境物流费用。因此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前会因担心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而不选择跨境电商;
或者在不愉快的购物经历后,放弃耗钱耗精力的跨境售后服务,并不再选择该企业,这也必然会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制造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