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和算力时代,铅酸蓄电池作为IDC数据中心重要的后备储能电源,作为IDC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部件之一,也经历了从小功率、小电流、小倍率、长延时,到高功率、大电流、大倍率和短延时的翻天覆地变化,数据中心停电和UPS设备故障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也呈现指数性质的增长;数据中心对于UPS和蓄电池等设备的可靠性要求,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应用,UPS单机功率从20年前的单机6KVA,20KVA,大机60KVA,到当前动辄400kVA,600kVA,甚至800Kva和1MVA单机功率,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达到了800-2000A。后备时间为10-15分钟,电池组为3-4组,甚至有些情况下只有2组电池,对应每组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往往超过500A甚至800A,这对电池之间的导体连接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与此同时,蓄电池之间的导体,也从早期的“电缆+铜鼻子”一种方式,逐渐演变到到铜排、铜编织线软连接、层叠铜箔软连接以及一体化成型的“电缆铜鼻子”方式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