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发布商家
贵州云叶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毛久其(先生)
手机
18208473065
微信
wscy9499
价格
¥1.00/件
报废汽车拆解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 报废汽车拆解产品市场预测一、我国废弃资源再利用现状分析当今世界,地球温暖化及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恶化日益加重,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城市出现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不足等负面效应。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应当吸取经验教训,防止误入经济发展的歧途。
因此,改变不合理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我国受“地大物博”思想的影响,城市废弃物的处理大多采取扔掉、烧掉、埋掉等简单粗放型的方式。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对土地、空气、水源等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浪费了很大的可再利用资源。
废弃物处理的方法、技术以及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特别是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问题进入学术界研究视野达不到15年,技术引进更是几年前才开始的。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建成了垃圾处理场,但和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加之社会及公民对资源的有限性,废弃物处理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等问题的认识不足。
因此,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立省资源、节能源、废弃物再利用的和谐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严峻的任务。
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城市建设,资源环境保护,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及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大中城市在废弃物的处理及资源再利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通过调查,综合分析归纳如下:1、是政府投资以及扶持的力度不够,是制约废弃物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重要原因。
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地区经济还不算发达的状况下,废弃物的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只靠市场经济来促其发展,是很不现实的。
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是此项事业的有效保证。
各城市的政府投资额度不尽相同,但是,从总体看,投资力度的增长还是不够的。
 2、是生产中产生垃圾的企业和个人,对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意识不强,加上废弃物处理设施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使废弃物的处理、回收利用处于无序状态。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各城市的垃圾处理大多采用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形式。
回收部门多为规模小、设施简陋的私人经营。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环卫机构,只进行垃圾原始收集,运往垃圾倾倒填埋场地,未采取减量化等任何处理措施。
致使城市周围的垃圾处理场面积不断扩大。
废弃物不仅威胁着城市,也在向农村蔓延,不仅浪费了大量可回收资源,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3、是部分城市的政府只看到眼前的短期效益及经济利益,不能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长远目光,认识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所谓盈利企业造成的危害性,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致使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局面仍在继续。
4、是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宣传不够,未起到提高企业和个人认识程度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对我国废弃物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构建节约型循环型经济社会,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 第、一,是解决认识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构建循环型经济社会必然性的认识。
要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不合理模式,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为我国构建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切入点。
第二,是建立推动循环经济社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
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促进再生资源行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有关措施及其相关法律体系。
第三,是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积极推进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衔接技术等。
随着科技发展,垃圾处理设备不断改进,废弃物处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也逐渐提高。
如将现代机械用于垃圾分拣;生物技术用于垃圾制肥,提高制肥效率和质量;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等等。
二、我国资源综合再利用产业前景分析资源综合利用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现阶段的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开采过程当中,共生伴生矿、低品位矿、 尾矿的综合利用;二是生产当中产生的工业“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还有余热、余压的综合利用;三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就是废旧物资如何综合利用。
随着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我们的认识也要逐步提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有两点:一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是物尽其用。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怎样把各种废弃物(以前认为是没有用的垃圾)处理好,首先让它不产生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再资源化。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长远的发展方针,这不是一句口号,比如:第、一清洁生产,也就是从源头着眼在生产的各环节都注意少产生污染物,甚至不产生污染物,对必须要产生污染物的从设计、生产的时候就考虑到用简单的技术来处理它。
第二生态工业园区,就是从生态工业的高度来认识工业生产,让它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第三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在国际上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国对知识经济宣传的比较多,对循环经济了解的较少,仅、限于如何对一种资源的废弃物再利用。
要想实现这些想法,必须建立在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上,换句话说没有资源的综合利用根本就谈不到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
所以说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前景可归纳为12个字:任重道 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三、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意义分析十八大提出,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城镇化建设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大内需潜力之所在。
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一定要遵循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将是其在建设中必备的首要条件。
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类生态文明进步中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较差,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阶段,资源的刚性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资源供给形势相当严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生产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主要表现在:1、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节约资源的根本办法。
再生资源产业是对资源永续利用,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相对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2、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资源消耗超级大国,无论推行开采型资源战略还是储备型资源战略,都是不能持久的无源之水。
只有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才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矛盾。
3、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我国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有效减轻环境承载压力。
4、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既可以发挥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进城农民工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5、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由于我国产品出口后产品产生的废弃物基本上没考虑回收,为此很多外国政府拟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废弃物处理税,这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不利的影响,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将有效的解决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综上可见,资源综合利用是对原生资源有效的补充,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更将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提升资源再利用的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小康社会发展的进程。
四、项目产品应用市场及价值分析 1、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需求分析 (1)塑料制品从现代汽车使用的材料看,无论是外装饰件、内装饰件,还是功能与结构件,到处都可以看到塑料制件的影子。
外装饰件的应用特点是以塑料代钢,减轻汽车自重,主要部件有保险杆、挡泥板、车轮罩、导流板等;内装饰件的主要部件有仪表板、车门内板、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椅、后护板等;功能与结构件主要有油箱、散热器水室、空气过滤器罩、风扇叶片等。
报废汽车的塑料理想的出路是再利用,然而其回收处理工艺却十分复杂,即使在一些回收处理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对塑料件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也尚在研究开发之中。
目前,国外仍主要是采用燃烧利用热能的方式来处理汽车废旧塑料件,并通过一定的清洁装置,将不能利用的废气和废渣进行清洁处理。
但日本及欧洲各国在几年前已分别提出了对汽车废旧塑料的利用要求,并规定了具体的年限。
由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包括塑料和橡胶在内的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汽车废塑料制品的实际利用率预计到2015年可达到95%。
目前,汽车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与利用技术,在国外己成为一个热点并逐步形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中国废旧塑料年产生量约1000万吨,其中报废汽车塑料约为80万吨,包括:汽车用塑料品种有:PVC、PP、PE、PU、ABS、PA、POM等。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的废旧塑料市场和再生利用国,同时也是全球废旧塑料进口量大的国家。
目前我国废弃塑料应用市场非常火爆,市场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
近年塑料原料涨价对该市场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废弃塑料价格有很大增幅,较为纯净的PE、PP回收料价格高达6000多元,几乎接近未涨价前原料的价位。
塑料制品加工相对容易、耗能少、大部分制品可回收再利用,再生塑料的售价,只有新塑料的50%,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应用范围广,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2)轮胎橡胶制品处理和利用废旧轮胎,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旧轮胎翻新,二是废轮胎的综合利用,包括生产胶粉、再生胶等。
翻新是利用废旧轮胎的主要和方式,就是将己经磨损的、废旧轮胎的外层削去,粘贴上胶料,再进行硫化,重新使用。
轮胎是我国主要的橡胶制品。
2009年,我国生产轮胎消耗橡胶已占全国橡胶资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年产生废轮胎2.33亿条,重量约合860万吨,折合橡胶资源约300多万吨,若能全部回收再利用,相当于我国5年的天然橡胶产量。
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旧轮胎翻新再制造,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橡胶粉和热解四大业务板块。
现有轮胎翻新企业约1000家、再生橡胶企业约1500家、橡胶粉和热解企业约100家。
2009年,我国轮胎翻新产量仅为1300万条,翻新率不足5%,而发达国家轮胎翻新比例在45%以上;再生橡胶产量约270万吨,橡胶粉产量约20万吨,废旧轮胎的翻新率、回收率和利用率都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远不能适应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的要求。
2、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市场需求分析资源有限,再生无限,我国在很多领域已进入资源循环的大周期,然而,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废旧金属的循环利用只是停留在废物处理上。
我国再生金属行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另外,作为全球大的废旧有色金属入口国,我国再生金属工业所需的废旧有色金属中2/3仍依靠进口。
目前我国废有色金属积蓄量超过两亿吨,已成为一座储有优质矿产资源的“城市矿山”,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可能给予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以更大的扶持力度。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数据分析,2008年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30万吨,2010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突破720万吨,约比2009年增产100万吨,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回升,以及废料贸易回暖。
我国有色金属消费居全球首位,废旧有色金属资源蓄积量相对不足,废旧有色金属原来主要依赖进口,2010年我国进口废旧有色金属721万吨,由于有色金属为稀缺资源,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2010年全年3种重要有色金属(铜、铝、锌)消费量达到或超过2900万吨,比上年增长10%左右。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此外,由产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
按照《规划》,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100万吨,约比目前水平翻两番。
再生精炼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当年精炼铜、电解铝、精铅产量比例的40%、30%和30%以上。
《规划》将确立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园区和市场,国家将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3、废旧钢铁回收市场需求分析当前,铁矿资源紧缺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成为制约世界钢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导致一些国家对废钢资源纷纷采取各种保护举措,我国的废钢进口也加大了难度。
我国是全球的大产钢国,也是废钢消费多的国家,又是废钢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
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年产钢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并连续8年保持钢产量世、界第、一,由此拉动了废钢的消费,废钢供应矛盾日趋突出,国内的废钢缺口很大,而这个缺口主要由进口资源进行弥补。
然而,我国的废钢资源不足,钢铁蓄积量少,社会回收废钢铁的数量还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所以我国的废钢消费将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废钢市场。
当今,在废钢资源全球性紧缺、国际市场价格频频上扬的情况下,对于我国来说,建立稳定、巩固的废钢铁回收循环利用基地尤其重要。
大力开发国内废钢资源,特别要着重发展国内的废钢铁回收、加工、配送基地。
目前我国的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都很小,装备简陋,建立现代化废钢铁循环回收利用基地大有可为,而且现在已经进入了汽车报废的高潮期,废钢铁循环回收利用基地将更有用武之地。
4、铜产品市场应用价值及前景分析铜由于具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导电率与热导电率高、抗腐蚀性能强、加工成形性能好、强度适中等,目前已成为第二大有色金属,是全球经济各行业中广泛需求的基础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铜普通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分成:黄铜、青铜、白铜。
(1)黄铜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因常呈黄色而得名。
黄铜色泽美观,有良好的工艺和力学性能,导电性和导热性较高,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腐蚀,易切削和抛光,焊接性较好且价格便宜。
常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元件,耐蚀结构件,弹性元件,日用五金及装饰材料等,用途广泛。
(2)白铜白铜是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若含有第三元素如Zn、Mn、Al等,则相应地被称为锌白铜、锰白铜、铝白铜等。
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抗蚀性能和中等以上强度,弹性好,加工成形性能和可焊性好,易于热、冷压力加工,易于焊接,广泛用于制造耐蚀结构件、各种弹簧与接插件、金属网、医疗器材、精密机械和化工零件制造上等,在国外还广泛用于制造“ 硬币”、海船冷凝器等。
(3)青铜青铜是历史上应用的一种合金。
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大部分青铜内还加入了其他合金元素,如铅、锌、磷等。
由于锡是一种稀缺金属,所以工业上还使用许多不含锡的无锡青铜,它们不仅价格便宜,还具有所需要的特种性能。
无锡青铜主要有铝青铜、铍青铜、锰青铜、硅青铜等。
此外还有成分较为复杂的三元或四元青铜。
锡青铜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较好的耐蚀性,减摩性和好的铸造性能;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小,焊接性能好,无铁磁性,收缩系数小。
锡青铜在大气、海水、淡水和蒸汽中的抗蚀性都比黄铜高。
铝青铜有比锡青铜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磨、耐蚀、耐寒、耐热、无铁磁性,流动性,无扁析倾向,因此可得到致密的铸件。
在铝青铜中加入铁、镍和锰等元素。
可进一步改善合金的各种性能。
5、我国废旧玻璃用于领域及市场分析废旧玻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世、界各、国对它的回收利用都十分重视。
废旧玻璃的回收,可以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废旧玻璃的利用,可节省资源,开发出许多新的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废旧玻璃资源主要用于领域:(1)熔制玻璃制品将废旧玻璃掺入配合料中,是废旧玻璃利用的传统方法,可以节省原料,燃料,减少废气排放量,减小对熔窑的侵蚀,延长熔窑使用寿命。
(2)生产实心玻璃微珠以废旧玻璃为主要原料制造的实心玻璃微珠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行业,用作油漆,油墨,涂料,制药等生产时的研磨介质;在机械行业,用作内燃机,
人气
90
发布时间
2023-12-14 03:30
所属行业
广告策划
编号
40632924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项目可行性产品
18208473065 请卖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