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J85变形永磁合金棒2J85铁铬钴磁铁合金带

2J85变形永磁合金棒2J85铁铬钴磁铁合金带

发布商家
上海钜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
陈远帆(先生)
职位
销售经理
手机
17321273906
规格
10-300
密度
8.9
产地
上海

Fe-Cr-Co变形永磁合金2J85,其大的特点是可处理性,冷变形是可处理的。它的钴含量较低,磁特性较高,加工过程简单,主要应用于电、声、传感器、仪表、汽车等方面。生产的2J85系列产品是根据使用者需求的磁特性,通过拔制、压延、冲压等方法,制造出不同的磁元件。金属磁性材料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高磁导率和一种是高矫顽力硬磁合金。而性能介于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之间的为半硬磁材料,其矫顽力Hc为0.79~19.89kA/m,剩磁Br为1T以上。半硬磁材料的发展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矫顽力Hc=3.97~19.89kA/m,剩磁Br>800mT的永磁合金用于磁滞电机中,具有起动快、同步特性优异、噪音低等优点,目前正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磁滞电动机对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类型也越来越大;二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铁簧继电器、门锁继电器等所需的矫顽力Hc低、剩磁Br高材料;其他电子设备同样常用的具有中间性能的材料,其使用量和类型都在不断扩展,促进了这些具有中间性能的半硬磁材料的发展。

对于2J85半硬磁性元件,用户技术要求为,剩磁Br>1.20T,矫顽力Hc在15.91~19.89kA/m之间,矫顽力区间很窄,大面积都为不合格,所以必须确保矫顽力稳定在这个范围内。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矫顽力的波动往往很难避免,即使是一批维的产品矫顽力也会发生很大的波动,超过一定的要求,所以每一批次的部件都要进行一次测试,这不但会影响到生产效率,还会导致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不同热处理阶段和不同磁性能的部件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寻求一种稳定的半硬磁2J85磁性能的方法。

2J85化学成分

2J85变形永磁合金应用

汽车里程表

自动电流表

汽车感应仪表

助听器

经纬仪

森林指南针

中继

内置磁性扬声器

航海磁罗盘

磁化省煤器

铁路信号仪表

直线电机

工业全自动洗衣机水位开关

乳品行业流量计

直流电机定子

磁平衡吸引子

千瓦时计

油田井下定位仪

低速永磁电机

自动仪表

电磁矩阵显示系统

恒温控制仪

磁力搅拌机

微型步进电机转子

磁滞电机

2实验

2J85以工业纯铁、金属铬、电解钴、高纯硅和其他一些合金化元素为原料,按表1的成分,在200kg的真空中频感应炉中熔炼合金,然后经过锻造、热轧和冷拔,加工成Φ2.95×34mm的小棒。

2J85Fe-Cr-Co合金的磁硬化过程属于一种亚稳分解型(调幅分解)反应。一般热处理制度均为高温固溶后快速冷却,然后再进行中温磁场热处理,进行多级回火。一般的热处理工艺为:

(1)固溶处理:在1200℃×(20~30)min,冷水淬。

(2)磁场热处理:在大于200kA/m(2500Oe)磁场强度的热处理炉中,进行(640~650)℃×(1~2h)等温处理。

(3)回火热处理:进行620℃×1h+610℃×1h+590℃×2h+570℃×3h+560℃×4h+540℃×6h阶梯多级回火。

用LEICADMIXP光学显微镜(OM)对磁棒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采用Cambridge-S250型扫描电镜(SEM/EDS)进行电镜组织观察。用国产AMT-4型磁性能测试仪检测磁棒的剩磁Br和矫顽力Hc,并利用Minitab15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金相组织观察

用扫描电镜观察固溶+磁场热处理及固溶+磁场+回火热处理后试样的横向和纵向的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经过磁场热处理时发生调幅分解α→α1+α2,形成强铁磁性相的α1相单畴粒子弥散地分布在非(弱)铁磁性相α2相基体周围的组织结构。图1a中细小的白色点状物为析出的强铁磁性相α1,弥散分布在弱磁性相α2中。但由于α1、α2两相的成分差别不大,导致合金的矫顽力、磁能积等性能很低,故需要进一步低温回火以增大两相的成分差别。从图1b中可以看出α1相的长度较短,此时试样的磁性能非常低,剩磁214.5mT,矫顽力3.74kA/m。

低温回火过程中Fe-Cr-Co合金组织将发生以下三种变化:α1、α2两相的成分差别增大、α1相体积分数增多以及调幅组织的粗化。经过多级回火处理后,Cr向α2扩散,而Fe、Co原子向α1相扩散,α1和α2两相成分差和点阵常数差逐步增大。另外在回火过程中α1相和α2相的相对量要发生变化,实验表明,随回火温度的降低,α2相的相对量减少,而α1相的相对量增加,经过多级回火后α1相的体积增加了1.5~2.0倍。根据时效过程中调幅结构周期的不变性,从而推断,在时效过程中α1相体积分数的增加,不是由于新相的析出,而是α1相的伸长和长大所致。由图1c和d可看出经过多级回火后α1相明显比回火前(图1a和b)长大,α1相横截面的直径变大,纵向伸长。试样的磁性能为,剩磁Br=1.34T,矫顽力Hc=18.86kA/m。而当两个相的相对比例不同时,所表现出的磁性能也不同。由此说明,影响2J85磁性能稳定性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是磁性能提高热处理阶段—多级回火。

3.2不同多级回火工艺对半硬磁铁铬钴合金的影响

对同一化学成分的Φ2.95×34mm试样,选定固溶处理及磁场处理工艺,改变回火处理工艺,具体如下:

固溶处理工艺:1200℃×20 min

磁场处理工艺:650℃×1 h

回火处理均采用多级回火,分为A、B、C、D共4组回火工艺:

第一组采用工艺A:620℃×1h+610℃×1h+590℃×2h三级回火;

第二组采用工艺B:620℃×1h+610℃×1h+590℃×2h+570℃×3h四级回火;

第三组采用工艺C:620℃×1h+610℃×1h+590℃×2h+570×3h+560℃×3h五级回火;

第四组采用工艺D:620℃×1h+610℃×1h+590℃×2h+570℃×3h+560℃×3h+540℃×2h六级回火。对应上述不同回火工艺的样品磁性能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材料的剩磁没有太大变化,矫顽力的差异较为明显。随着回火级数增加,矫顽力逐渐增大。回火工艺C对应的样品的矫顽力为18.78kA/m和19.41kA/m,符合矫顽力H c=15.91~19.89kA/m的要求,因此应采用工艺C的5级回火处理此批产品。

对回火工艺C的50个试样的矫顽力进行检测,并采用直方图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矫顽力的均值为17.28kA/m,标准差为1.54kA/m,标准差反映了任一过程或产品特性值相对于其均值的分散程度。标准差越小,说明该批产品特性值的分散程度越小。由图2可以看出,有少部分元件的矫顽力超出了15.91~19.89kA/m的范围,因此可以判定该批产品的磁性能不是很稳定,还不能完全符合要求。


人气
81
发布时间
2023-12-14 14:06
所属行业
铬铁
编号
40666297
我公司的其他供应信息
相关合金棒产品
17321273906